时间: 2025-05-07 08:5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2:33
《水调歌头》 辛弃疾 〔宋代〕
赋水调歌头以遗之。然君才气不减流辈,岂求田问舍而独乐其身耶。文字觑天巧,亭榭定风流。平生丘壑,岁晚也作稻梁谋。五亩园中秀野,一水田将绿绕,罢稏不胜秋。饭饱对花竹,可是便忘忧。吾老矣,探禹穴,欠东游。君家风月几许,白鸟去悠悠。插架牙签万轴,射虎南山一骑,容我揽须不。更欲劝君酒,百尺卧高楼。
这首词是我写的《水调歌头》,送给你。你才华出众,不逊于其他人,难道只求安逸的生活,独自享乐吗?文字天生巧妙,亭台楼阁间自有风流。我的一生就像山川丘壑,到了老年也打算为稻米和粮食而谋划。在我那五亩的园子里,野花绚丽,绿水环绕,秋天的稻谷已成熟。吃饱饭后对着花竹,正是忘却忧愁的好时光。我已经老了,想去探寻大禹的遗迹,渴望东游。你家那边的风月有多少,白鸟从容地飞走。插架上万卷书,射虎的骑士在南山,我想把须发揪住。更想劝你喝酒,百尺高楼上躺着。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词人、爱国将领,因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广受后人推崇。
《水调歌头》创作于辛弃疾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及对友人的劝慰。此时的他虽然身处政治的风雨中,但依然心系家国,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水调歌头》是一首充满哲理与人文关怀的词作。词的开头便通过对才华的赞美,引出人与人之间的珍贵情谊。辛弃疾的笔触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情感表达上,还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词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生活状态,展示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思索。他不愿局限于世俗的追求,而是希望能在平淡中寻得乐趣,表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词中提到的“白鸟去悠悠”,意指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百尺卧高楼”则是对人生乐趣的追求。
整首词既有对生活的悠然自得,又有对历史的深情追忆,充分体现了辛弃疾的一种人生哲学:既要享受生活的美好,也要铭记历史的教训。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水调歌头》成为经典之作,历久弥新。
整首诗表达了辛弃疾对生活的热爱、对友人的关怀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反映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水调歌头》的作者是谁?
词中提到的“白鸟去悠悠”表达了什么含义?
“百尺卧高楼”中“高楼”象征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