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3:24
题綦毋校书别业
作者: 李颀 〔唐代〕
常称挂冠吏,昨日归沧洲。
行客暮帆远,主人庭树秋。
岂伊问天命,但欲为山游。
万物我何有,白云空自幽。
萧条江海上,日夕见丹丘。
生事非渔钓,赏心随去留。
惜哉旷微月,欲济无轻舟。
倏忽令人老,相思河水流。
我常被称作挂冠而去的官吏,昨日前往沧洲归来。
旅人行船在暮色中渐行渐远,主人家庭院的树木已是秋天的景象。
难道我会询问天命吗?我只是想在山中游玩。
世间万物与我何干,只有白云静静地自得其乐。
江海上显得萧条,日夜望见那苍翠的丹丘。
我所从事的不是渔钓,心情愉悦随意而去。
可惜那渺小的月亮,想要渡船却没有轻舟。
转眼间我已变老,思念如同河水般流淌。
李颀(约707-762年),唐代诗人,字梦阮,号青门,晚号孤山,山水诗派的代表之一,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生,情感细腻。
此诗写于李颀辞官归隐之际,展现了他对官场的厌倦与对山水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士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题綦毋校书别业》是李颀在辞官归隐时的感慨之作,全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诗人以自称“挂冠吏”开篇,揭示了他告别官场的决心。接着描绘了归途的景象,“行客暮帆远,主人庭树秋”,营造出一种孤独和离别的气氛,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离散。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和对自然的向往,提出“岂伊问天命,但欲为山游”,显示了他对命运的不屑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随后,他感叹“万物我何有,白云空自幽”,表明了他心灵的宁静与对物质的超然,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情怀。
最后几句则是对人生的深刻感悟,随着时间的流逝,思念也如河水般绵延不绝,让人感到一种无奈与感伤,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过往岁月的缅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向往,也流露出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与对自由的追求。
意象词汇:
李颀在诗中常被称为什么?
A. 诗人
B. 挂冠吏
C. 山游者
诗中“岂伊问天命”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态?
A. 对命运的顺从
B. 对命运的质疑
C. 对命运的接受
诗中提到的“丹丘”象征什么?
A. 人生的苦涩
B. 大自然的美丽
C. 官场的繁华
《题綦毋校书别业》和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但李颀的诗更加强调对世事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两首诗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