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5:20
兰陵王·丙子送春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
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
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二人皆北去。
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
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春天已经离去,离去后人间似乎没有归路。秋千架外,芳草连绵,谁又让风沙暗掩了南浦的景色?
依依不舍,心中满是思绪。漫漫回忆起海门的飞絮,乱鸦飞过,星斗转动,城池已经荒凉,再也看不到当初试灯的地方。
春天走了,谁最痛苦呢?只有孤雁沉在边际,梁燕无处安歇。杜鹃在长门的黄昏里啼叫。
想起玉树凋零,泪水如露珠般滑落。咸阳送客的场景总是让我回头相望,斜阳也未能照亮我的心情。
春天走了,它还会再来吗?江令的相思与别离,庾信的愁苦赋诗。两人都向北而去。
苏堤上,阳光普照,伴随着风雨。我感叹自己在故国的神游,回忆起往日的花事。
人生流落,我对着幼子,共同夜语。
作者介绍:刘辰翁,字子云,号天池,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用自然景物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丙子年(公元1026年),春末时节,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惋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兰陵王·丙子送春》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词作,展现了春天的离去给人带来的深刻感受。词的开头通过“送春去”引入主题,简单直接却饱含情感,紧接着描绘了春去后的景象:芳草连天、秋千外的宁静,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随后,词人回忆起往昔的美好,借助“海门飞絮”和“斗转城荒”的意象,表现时光的流逝,生命的无常。
词中多次提及“春去”,不仅是对季节的感叹,更是对人生短暂的思索。通过对“箭雁沉边”和“梁燕无主”的描绘,词人传达出一种孤独感和失落感。尤其在“泪盘如露”一语中,情感愈加沉重,令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忧伤。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丰富多彩,既有自然景物的描写,又有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同身受。最后一句“顾孺子,共夜语”则让人感受到尽管生活流落,但仍有依靠与温暖,充满了人情味,也让人对未来充满期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惋惜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反映了亲情的温暖与人际关系的珍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浦”是指哪里的景象?
A. 北方的水边
B. 南方的水边
C. 西方的水边
D. 东方的水边
“泪盘如露”这句中,泪水被比作了什么?
A. 雨滴
B. 露珠
C. 晶石
D. 清泉
词中提到的“江令”和“庾信”分别是怎样的人?
A. 诗人
B. 战士
C. 商人
D. 画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