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6:15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
作者:杨万里 〔宋代〕
今年春事底匆匆,
雨急风颠恼得侬。
不见一林如许筝,
犹嫌三日向来风。
今年的春天来得匆忙,
急雨狂风让我烦恼。
看不到一片树林像那样的筝,
仍然觉得这三天的风太过猛烈。
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春雨和春风带来的烦恼,与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春雨主题相呼应,表现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及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与日常生活。
此诗创作于春季的三月三日,正值春雨时节,诗人因天气的变化而感到烦闷,写下这首诗以抒发自己的情绪。反映了他对春天美好却又瞬息万变的感受,展现了自然与人的情感交融。
这首《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通过描绘春天的雨景与风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思考与感受。开篇提到“今年春事底匆匆”,便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春天的短暂,诗人用“匆匆”二字传达出一种急促的情绪。接着,诗人描绘了“雨急风颠”的景象,展现出春雨带来的困扰与烦恼,尤其是对于诗人心境的影响。
“不见一林如许筝”一句,诗人借用筝的形象,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林木应当生机勃勃,却因天气原因而无法看到。最后一句“犹嫌三日向来风”,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怨愤与失落,表达了对天气的不满,同时也暗示了对春光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雨带来的阴郁心情,同时也折射出对自然变迁的敏感与思考,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雨与风,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短暂而又多变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渴望和对生活的不满,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中“匆匆”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急促
C. 惆怅
“不见一林如许筝”中的“筝”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植物
C. 一种情感
诗人对三月的天气有什么态度?
A. 满意
B. 不满
C. 无所谓
杨万里的春雨诗与杜甫的《春望》可以相互对比,前者以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春天的无奈,而后者则在国家动荡的背景下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希望。两者都表现了对春天的不同感受,反映出不同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