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初夏即事》

时间: 2025-05-07 06:17:52

诗句

旋作东陂已水声,才经急雨恰新晴。

提壶醒眼看人醉,布谷催农不自耕。

一似老夫堪笑死,万方口业拙谋生。

嘲红侮绿成何事,自古诗人没十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7:52

原文展示:

初夏即事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旋作东陂已水声,
才经急雨恰新晴。
提壶醒眼看人醉,
布谷催农不自耕。
一似老夫堪笑死,
万方口业拙谋生。
嘲红侮绿成何事,
自古诗人没十成。

白话文翻译:

初夏的东陂已经听到水声,刚经历了急雨,这会儿正好天晴。我提着水壶,清醒地看着那些喝醉酒的人,布谷鸟在催促农人,却不自己耕作。就像老头子一样可笑,世间的口才技能拙劣,谋生都困难。嘲笑红花和侮辱绿叶又有什么意义呢?自古以来,诗人没有几个人能写出完全的诗作。

注释:

  • 旋作:旋即变成,指水声已经出现。
  • 东陂:东边的水塘或水堤。
  • 提壶:提着水壶,形象地表现了日常生活的细节。
  • 布谷:布谷鸟,是一种时常被人们用来象征春夏季节的鸟。
  • 堪笑死:值得被嘲笑。
  • 口业:这里指口才或言辞的技艺。
  • 十成:指十成的完美,暗指不易达到的境界。

典故解析:

  • 布谷鸟:在古代文化中,布谷鸟被视为春夏季节的象征,常常用来催促田间劳作。
  • 诗人没十成:这是对诗人创作难度的感叹,暗含对诗歌创作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晚号白云山人,江西吉安人,南宋著名的诗人。杨万里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涵盖山水田园,尤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见长。

创作背景:

《初夏即事》创作于初夏时节,反映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的感受与思考。诗中描绘了急雨后的晴天,表现了农人生活的辛劳与自然的和谐。

诗歌鉴赏:

《初夏即事》是一首描写初夏田园景色的诗,杨万里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展现出自然与人生活的交融。在诗的开头,作者描绘了刚经历过急雨后的晴朗天空和水声,生动地表现了初夏的气息。接着,提壶醒眼的场景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清醒态度,而布谷鸟的叫声则是对农人辛勤劳作的催促,反映了农耕社会的节奏。

后半部分,诗人用“老夫堪笑死”来表达对生活的无奈与自嘲,承认了自身及世人言辞的拙劣。最后,诗人的反思带有一种哲思,质疑嘲笑与侮辱的意义,体现了对诗人创作难度的深刻理解。这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景象中,流露出一种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生活的观察,也有对自身创作的反思,展现了杨万里高超的诗歌技巧与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旋作东陂已水声:水声响起,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受。
  2. 才经急雨恰新晴:急雨过后,空气清新,正是初夏的气息。
  3. 提壶醒眼看人醉:提水壶时,清醒地看着他人醉态,体现了作者的清醒与旁观者的角色。
  4. 布谷催农不自耕:布谷鸟的叫声催促农人耕作,但鸟自己却不耕作,反映出一种社会现象。
  5. 一似老夫堪笑死:像个老头一样可笑,表现了对生活的无奈与自嘲。
  6. 万方口业拙谋生:世人言辞拙劣,生活艰难,反映了对社会的观察。
  7. 嘲红侮绿成何事:质疑对生活的嘲笑与侮辱,表现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8. 自古诗人没十成:对诗人创作难度的感叹,表现出对自我价值的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老夫”比作生活的无奈者,象征自嘲。
  • 拟人:赋予布谷鸟催促的行为,表现出自然与人之间的互动。
  • 对仗:如“嘲红侮绿”,形成对称,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生活的细腻描绘与对人生态度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同时也对自我创作的难度有深刻的认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声:象征着生机与活力,代表自然的声音。
  • 急雨:象征着突如其来的变化,表现自然的多变。
  • 布谷鸟:象征着农耕文化与生命的节奏。
  • 醉人:体现人们在生活中的迷失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提壶醒眼看人醉”中“醒眼”指的是什么?

    • A. 清醒的状态
    • B. 睁开的眼睛
    • C. 醉眼
    • D. 喝酒的眼
  3. 诗中提到的“布谷鸟”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代表夏季
    • B. 代表农田
    • C. 代表繁忙的生活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1. 《归园田居》:同样描写田园生活,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厌倦,体现出陶渊明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2. 《山居秋暝》:王维以山水之美表现孤高的情怀,与杨万里的自然观察相呼应,但更具禅意和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龙吟(寄竹西) 江城子 水调歌头(与小饮) 水调歌头(哭进道。“飞桥自古双溪合,柽柳如今夹岸垂”。么金店别业诗) 水调歌头(壬寅十月二十四日饮少酒径醉拥案而寝。中夜酒醒次其韵作一篇) 醉思仙 百宜娇 二郎神 思佳客 浪淘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机巧贵速 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鼓开头的成语 未成一篑 止字旁的字 重商主义 鞠仗 朱唇榴齿 退斋 黍字旁的字 源泉万斛 包含薯的词语有哪些 放羊拾柴 疲于奔命 臣字旁的字 辰字旁的字 纳节 鼓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