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3:43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在异乡遇到七夕节,旅馆的环境更加让我感到忧愁。看不到那穿针的女子,心中只怀念故国的楼阁。微风刚刚减轻了热度,新月也开始映照秋天的到来。谁能忍心去窥望那银河,遥远地询问那斗牛星呢?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青,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与王维齐名,风格清新自然,情景交融,深受后世喜爱。
《他乡七夕》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游历他乡之际,正值七夕节,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的孤独感与节日的欢乐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节日的凄凉氛围。
《他乡七夕》是一首浓郁的思乡之作,诗人在异乡的旅馆中,恰逢传统的七夕节,情感愈加沉重。诗的开头“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直接点出诗人身处他乡的孤独与忧愁。通过将节日的欢愉与自己的孤独对比,诗人引发读者的共鸣。
“穿针妇”的缺失,象征着对亲人的思念,尤其是对爱人的渴望,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诗中提到的“故国楼”让人想起故乡的美好与温暖,再加上“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不仅营造出一种清凉的秋意,也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节气的变换,暗示着对过往的怀念。
最后一句“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中,银河的遥远与斗牛星的孤独,带有一种无奈与渴望,诗人似乎在感叹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即使在节日的庆祝中,依然无法抹去内心的孤独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清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孤独的无奈。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表达,使读者感受到节日的欢乐与个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浓厚的思乡情感。
七夕节是哪个农历的日期?
A. 六月初六
B. 七月初七
C. 八月初八
D. 九月初九
“穿针妇”指的是哪个传说中的人物?
A. 妲己
B. 李白
C. 织女
D. 嫦娥
诗中提到的“河汉”指的是哪条河?
A. 黄河
B. 长江
C. 银河
D. 珠江
与王维的《秋夕》相比,孟浩然的《他乡七夕》更加侧重于对团圆与孤独的对比,而王维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情感的细腻刻画,但表现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前者更具思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