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1:12
蟹眼已过鱼眼生,
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
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
未识古人煎水意。
古语云煎水不煎茶。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
贵従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
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长苦饥,
分无玉碗捧蛾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
砖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
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这首诗描绘了茶水的煎制过程,表达了诗人对茶的热爱和对生活简朴的向往。开头提到蟹眼与鱼眼,暗指茶水的变化,接着描写了茶水的轻盈和细腻。诗人提到自己虽身处贫病之中,但仍希望能学会简单地煮茶,享受生活的乐趣,不愿被繁杂的文书所困扰,而是想要在安静的午后,品一杯茶,享受平静的生活。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词人、诗人及书画家。他的作品兼具文人情怀与生活哲学,常以平易近人的风格表现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苏轼被贬之际,身处困境,但他通过煮茶来寻找内心的宁静,反映了他在逆境中依然追求生活乐趣的态度。
《试院煎茶》展现了苏轼对茶的深刻理解与品味,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哲学思考。诗中通过对茶水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轻灵的美感,仿佛让人听到了茶水在壶中沸腾的声音,感受到了那份清幽与恬淡。特别是“古语云煎水不煎茶”一句,揭示了诗人对茶道的深刻理解,即煮水的质量与方式更为重要,而不仅仅是茶本身。这种思想反映了苏轼对古人饮茶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同时也展示了他与现代生活的对比与思考。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渴望在平淡中找到快乐,追求内心的满足而非物质的奢华,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生活的简单,强调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片刻的安宁与快乐,反映了苏轼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饮茶文化的独特见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蟹眼”象征什么?
苏轼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李生”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比较,李白在诗中表现了对酒的热爱与孤独,而苏轼则通过煮茶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与享受,二者都体现了文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