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时间: 2025-04-27 05:32:19

诗句

三年枕上吴中路。

遣黄耳、随君去。

若到松江呼小渡。

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

常记高人右丞句。

作个归期天已许。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32:19

原文展示

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作者:苏轼 〔宋代〕

三年枕上吴中路。
遣黄耳随君去。
若到松江呼小渡。
莫惊鸥鹭,四桥尽是,
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
常记高人右丞句。
作个归期天已许。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
曾湿西湖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伯固的送别之情。他在床头思念吴中的旅程,特意让黄耳陪伴伯固归去。如果你到松江,记得呼唤小渡,不要惊扰那里的鸥鹭,四座桥旁都是我曾经过的地方。我在辋川图上看着春天的暮色,常常想起高人右丞的诗句。我们约定的归期已经天意所许,而你的春衫依旧是小蛮亲手缝制的,曾经沾湿了西湖的细雨。

注释

  • 吴中:指江苏省的苏州一带,风景名胜区。
  • 黄耳:可能是指作者的随身侍从。
  • 松江:松江区,位于上海,是一处水乡。
  • 鸥鹭:指海鸥和白鹭,常出现在水边,象征自然宁静。
  • 老子:指的是老子,古代哲学家,常被提及的经典人物。
  • 辋川:位于陕西的一个风景名胜区,苏轼曾在此游历。
  • 右丞:指的是王安石,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苏轼的好友。
  • 小蛮:指的是诗人身边的女子,象征温柔和细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的风格,作品广泛流传,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身处异乡,心中思念故友,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归期的期待。诗词创作的背景是一个人身处逆境,却能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展现了苏轼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悟。词的开篇以“枕上吴中路”引入,直接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接着,他通过遣黄耳随行来表达对友人的关心,显示出诗人对细节的关注和情感的细腻。

“若到松江呼小渡”一句,描绘了松江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期盼。这里的“鸥鹭”意象则象征着自由与宁静,暗示着诗人希望友人顺利归途的祝福。

“辋川图上看春暮”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在此处提到的“高人右丞句”则连接了诗人与文学前辈的情感,显示出他对文学的传承和尊重。

最后几句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春衫的细腻描写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温暖,同时也让人联想到过往的点滴。整首词在离别的悲伤中透出一丝温暖,展现了苏轼豪放而又细腻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年枕上吴中路”:表达了诗人对吴中之路的思念,反映出他在异乡的孤独。
  2. “遣黄耳随君去”:表现了对友人的关心,希望有随从陪伴他。
  3. “若到松江呼小渡”:希望友人在松江时能够享受宁静的水乡。
  4. “莫惊鸥鹭,四桥尽是”:劝诫友人不要打扰自然,表达对自然的珍视。
  5. “老子经行处”:提到自己曾经走过的地方,增加了情感的厚重感。
  6. “辋川图上看春暮”:通过自然景色反映内心情感,带有哲理意味。
  7. “常记高人右丞句”:意指对文学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思念。
  8. “作个归期天已许”:表达对重逢的期待和信心。
  9.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这句通过细节描写表达了生活的温馨和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自然景色和人情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的情感。
  • 拟人:鸥鹭的描写使自然有了生命,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词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加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依然乐观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吴中:象征着故乡和思念。
  2. 鸥鹭:象征着自由和宁静。
  3. 春衫:象征生活的温暖和细腻。
  4. 西湖雨:象征着过往的美好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黄耳”是指什么? A. 一种鸟类
    B. 诗人的随从
    C. 一种饮料

  2. 诗中提到的“松江”位于哪个省? A. 江苏
    B. 浙江
    C. 广东

  3. “莫惊鸥鹭”中的“鸥鹭”指的是: A. 海鸥和白鹭
    B. 只是一种鸟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清照的作品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但苏轼更具豪放之气,而李清照则更为细腻柔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苏轼诗词集》
  2. 《宋代诗词选》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经旧游·暂到高唐晓 南歌子 柳枝 惜花·蝶散莺啼尚 长安道中早行 晚次湘源县 春日旅泊桂州 题华严寺木塔 春晚谣 浣溪沙·马上凝情忆旧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千金一壸 酬证 平地风波 鼓字旁的字 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伎伎 米字旁的字 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忠的词语有哪些 十字旁的字 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矢字旁的字 图画 草字头的字 郁郁苍苍 脚鱼 齤喘 包含虫的成语 诗朋酒侪 引经据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