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1:41
楚山澹无尘,赣水清可厉。
散策尘外游,麾手谢此世。
山高惜人力,十步辄一憩。
却立浮云端,俯视万井丽。
幽人宴坐处,龙虎为斩薙。
马驹独何疑,岂堕山鬼计。
夜垣非助我,谬敬欲其逝。
戏留一转语,千载起攘袂。
楚山没有尘埃,赣水清澈如镜。
我在尘世之外漫步游玩,挥手告别这俗世。
山高得令人叹息,走十步便要停下来休息。
我站在浮云之上,俯视下方万井的美丽。
幽静的人在此宴坐,龙虎为我斩断烦恼。
马驹又何所疑,难道会落入山鬼的算计?
夜幕并不帮助我,我谬误地尊敬它的逝去。
我随意留下一个转语,让千载后再起舞袂。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旷达,也有细腻婉约。苏轼在政治上经历坎坷,但他在文学和艺术上却成就斐然。
《尘外亭》创作于苏轼的晚年,此时他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心境日趋淡泊。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尘外亭》是一首体现苏轼心境的优美诗作,整首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世俗的超然。诗中描绘了楚山的清幽与赣水的明澈,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苏轼在诗中以“散策尘外游”开篇,表达了他对尘世的告别,展示他渴望远离世俗烦恼的心情。
接下来的“山高惜人力,十步辄一憩”,则展现出诗人在自然中游历的疲惫与对自然之美的敬仰。诗人不仅在身体上感到疲惫,心灵上也在不断地与世俗的喧嚣抗争,而在“却立浮云端,俯视万井丽”中,他又表现出了超然的境界,仿佛置身于高空之中,俯瞰世间的繁华与冷漠。
整首诗不仅有自然景色的描绘,还有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尤其是最后两句“戏留一转语,千载起攘袂”,让人感受到一种时光流转的哲学意味,仿佛在说,尽管人生短暂,但留下的诗句和思想却能超越时间,给后人以启迪。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与追求自由、宁静的心态,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和时间的哲学思考。
诗中提到的水是哪个?
“散策尘外游”中的“尘”指的是什么?
诗中“却立浮云端”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