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永叔会老堂》

时间: 2025-04-26 22:56:51

诗句

三朝出处共雍容,岁晚交情见二公。

乘兴不辞千里远,放怀还喜一樽同。

嘉谋定国垂青史,盛事传家有素风。

自顾缨尘犹未濯,九霄终日羡冥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56:51

原文展示:

题永叔会老堂
三朝出处共雍容,
岁晚交情见二公。
乘兴不辞千里远,
放怀还喜一樽同。
嘉谋定国垂青史,
盛事传家有素风。
自顾缨尘犹未濯,
九霄终日羡冥鸿。

白话文翻译:

在这里相聚,三天的宴会令人心旷神怡;岁末时分,情谊在两位老者之间愈加显现。兴致盎然,不惧千里迢迢而来,心情愉悦,愿与朋友共饮一樽。美好的谋略定能兴国,盛大的事迹将流传于家族。回想自身,虽然名利未曾洗净,但心中却羡慕那在九霄之上自由翱翔的鸿雁。

注释:

  • 三朝出处:指三天的相聚,表现出聚会的愉快。
  • 雍容:形容和谐、温文尔雅的气氛。
  • 岁晚交情:年末时分,朋友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
  • 乘兴不辞千里远:兴致勃勃,不怕千里路途遥远。
  • 放怀:放开心情。
  • :酒樽,指酒杯。
  • 嘉谋定国:美好的谋略能够兴盛国家。
  • 垂青史:留名于历史。
  • 缨尘:指名利的污垢。
  • 九霄:指高空。
  • 冥鸿:意指鸿雁,象征自由与高远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情感真挚,既有豪情壮志,又有细腻的情感描写。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与友人聚会时,表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正值岁末,回望过去,感慨万千。

诗歌鉴赏:

《题永叔会老堂》展现了苏轼在与友人相聚时的深厚情谊与人生感悟。诗中通过描绘聚会的愉悦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过往岁月的感慨。特别是“岁晚交情见二公”,突显了在岁末时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加珍贵。诗人在享受友谊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尤其是“自顾缨尘犹未濯”,表现了他对名利的淡泊与对高远理想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旧友的感激,也有对人生理想的追问,充分展示了苏轼深邃的思想与高洁的情操。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三朝出处共雍容:在这里聚会三天,气氛和谐。
    • 岁晚交情见二公:年末时,友情更加显著。
    • 乘兴不辞千里远:高兴之下,不惧远道而来。
    • 放怀还喜一樽同:心情开阔,乐于分享一杯酒。
    • 嘉谋定国垂青史:美好的谋略能够留名于史书。
    • 盛事传家有素风:盛大的事情可以流传于家族。
    • 自顾缨尘犹未濯:自己却仍然被名利所困。
    • 九霄终日羡冥鸿:整日羡慕那些在高空自由飞翔的鸿雁。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岁晚交情见二公”与“乘兴不辞千里远”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冥鸿”比喻追求自由高远的理想。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友情和理想生活,表达了对名利的思考与对自由的向往,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

意象分析:

  • 友谊:贯穿全诗,象征人间真情。
  • 岁末:象征时间流逝,引发对过去的回顾与思考。
  • 鸿雁:象征自由与高远的理想。
  • 缨尘:象征名利的束缚,反映诗人内心的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岁晚交情见二公”,这里的“二公”指的是?

    • A. 两位朋友
    • B. 两位诗人
    • C. 两位国君
    • D. 两位大臣
  2.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 A. 渴望名利
    • B. 对名利毫不在意
    • C. 希望获得名利
    • D. 受名利困扰

答案

  1. A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作品都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但苏轼更注重友情与内心的挣扎,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豪放不羁的个性与对人生的洒脱态度。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选》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游龙门诗十二首·广化寺 晏相公西园雪后栽梅三首 其二 同邻几避暑景德 送洵阳王令之官 和尧夫思湖上秋时见寄 夫人阁四首 其一 送卫真晏太丞 和盈祖中散见寄 岁暮 和杜孝锡展江亭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口沸目赤 古往今来 强武 凵字底的字 枝末生根 里椁 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外合里应 包含差的成语 包含翕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父的成语 赤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遮隐 泛滥成灾 麻字旁的字 刺股读书 表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