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4:43
九日酬颜少府
高适
檐前白日应可惜,
篱下黄花为谁有。
行子迎霜未授衣,
主人得钱始沽酒。
苏秦憔悴人多厌,
蔡泽栖迟世看丑。
纵使登高只断肠,
不如独坐空搔首。
在屋檐下的阳光是多么可惜,篱笆下的黄花又是为了谁而盛开呢?行人迎着霜寒却还未得到衣服,主人得到钱后才开始买酒。苏秦憔悴的样子让人厌烦,蔡泽栖息的境遇让人觉得丑陋。即使登高望远也只能断肠相思,倒不如独自一人坐着空自搔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高适(703-765),字达夫,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适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尤其擅长边塞诗和送别诗。
创作背景: 《九日酬颜少府》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借助重阳节的登高习俗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惦念,同时反映了自己面临的孤独和失落。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前两句以“白日”和“黄花”引出一种淡淡的惆怅,象征着青春的短暂与生命的易逝。接着,诗人描绘行人迎霜却未得衣服的情景,暗示着生存的艰辛与困境。主人买酒的行为,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可以看作是对生活的一种麻木。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苏秦和蔡泽,表达了对古代名士的同情与惋惜,折射出自身的苦闷和失落。最后两句“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则是对登高的否定,表现出一种“独坐”的无奈和深思。整体上,诗歌充满了对人生命运的思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人生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个人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高适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关切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行子”是指什么?
A. 朋友
B. 行人
C. 主人
D. 名士
高适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失落
C. 愤怒
D. 轻松
“纵使登高只断肠”中的“登高”象征什么?
A. 追求名利
B. 追求理想
C. 对人生的思考
D. 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高适的《九日酬颜少府》与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高适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而杜甫则更强烈地表现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与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