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0:1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17:43
建炎庚戌中秋夜与同官相期於月下既为顽云障
冯时行 〔宋代〕
散怀谁与俦,风月兹吾赏。
好景会人心,宿约每不爽。
蓐收溅明河,玉露洗穹壤。
肃肃夜气寂,皎皎素沆漭。
飞出未半弓,已照天地广。
兹夕岂易得,久矣俟清赏。
云师谁尔忤,屏翳蔽虚敞。
万事不可必,变化如反掌。
太清一滓秽,幽娥动悬想。
谁为披层霄,快哉心技疗。
闻君洗瓦盏,倒榼有余盎。
何当数列炬,酣歌散清响。
有月固来游,无月须一往。
谁能与我分享这份心情,今晚的风月正是我的赏赐。
美好的景色能聚集人心,之前的约定总不会失约。
蓐收的季节,明亮的河水如同洒落的露珠,洗净了广阔的天空和大地。
夜晚的气息清冷而寂静,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清澈的水面。
月亮刚刚升起,便已照亮了天地间的广阔。
今晚的美景岂是容易得来的,我已经等待了很久,只为这一刻的清赏。
为何云层会遮挡月光,阻挡了这片空旷的明亮?
万事都是不能确定的,变化如同翻手之间。
太清的世界中掺杂着污秽,幽静的月亮引发了我的遐想。
谁能把这层云雾拨开,真是令人心旷神怡的良方。
听说你正在洗涤瓦盏,倒出的酒满是香醇的余味。
什么时候能点燃多支蜡烛,尽情欢歌,散发出清脆的乐音?
有月亮时自然会来游玩,若无月亮也要前往。
作者介绍:冯时行(1086年-1152年),字公辅,号倚云,宋代诗人、词人,其诗词以清新、婉约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建炎年间的中秋之夜,正值国家动荡、政局不安的时期,诗人在月下与友人约会,心中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珍惜。
《建炎庚戌中秋夜与同官相期於月下既为顽云障》是一首抒情而富有意境的古诗,诗人在中秋夜与友人相聚,尽管遭遇了云雾的阻挡,但心中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惜依然强烈。诗中通过“风月”“好景”等自然意象,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人在描绘月光的明亮与清冷时,流露出对生活的哲思,强调了万事变化无常的道理,显示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与超然的态度。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鲜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时也带有对时局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如“飞出未半弓,已照天地广”运用夸张和对比,展现月亮的光辉。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珍惜,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对友谊的深切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风月兹吾赏”意指什么?
“云师谁尔忤”中“云师”是指?
诗中提到的“蓐收”指的是哪个季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