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4:53
南山北阙两非真,
东颍西湖迹已陈。
季子来归初可喜,
老聃新沐定非人。
酒清不醉休休暖,
睡稳如禅息息匀。
自笑尘劳馀一念,
明年同泛越溪春。
南山和北阙都不是我所信仰的真实,东颍和西湖的遗迹早已显露。季子(指孔子的学生)归来,最初让我感到欣喜,老聃(老子的化身)刚刚沐浴,显然不是人间的存在。酒清醇但不醉,休息时温暖如春,睡眠安稳犹如禅定,呼吸均匀。我自嘲尘世的繁忙只剩下这一念,明年我们可以一起泛舟于越溪春水之上。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以清新、豪放、自然著称,作品内容涵盖政治、哲学、人生等多个方面。
这首诗写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南山、北阙的描绘,表达了对道家与儒家思想的思考,体现了他对超然生活的追求。
苏轼的《沐浴启圣僧舍与赵德麟邂逅》是一首意蕴深远的诗。开头两句采用对比手法,通过南山与北阙的非真实感,表达了对传统思想的批判和思考。接下来提到季子和老聃,暗示了两种思想的对立与融合,体现出诗人对儒道关系的深入理解。
诗中“酒清不醉休休暖,睡稳如禅息息匀”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舒适。通过这种生活状态,苏轼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简单快乐的向往。最后两句以“自笑尘劳馀一念”结束,显示出他对尘世繁忙的淡然态度,同时也展现了与友人赵德麟一起游玩的美好愿景,给人以希望和温暖。
整首诗在意境上营造了一种超脱的氛围,既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反思,融合了道家的洒脱与儒家的温情,展示了苏轼作为一个伟大思想家的深邃哲思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传统思想的反思与个人生活的向往,探讨了人生的真谛,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中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尘世繁忙的淡然态度。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季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孟子
B. 孔子
C. 老子
D. 荀子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南山”与“北阙”分别代表与的思想。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尘世繁忙的积极态度。
A. 正确
B. 错误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苏轼更倾向于探讨生活的理想状态,而白居易则关注人生的无常与离别之苦。前者更为洒脱,后者情感更加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