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陶停云四首》

时间: 2025-05-02 01:48:20

诗句

凛然清臞,落其骄荣。

馈奠化之,廓兮忘情。

万里迟子,晨兴宵征。

远虎在侧,以宁先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8:20

诗词名称: 和陶停云四首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凛然清臞,落其骄荣。
馈奠化之,廓兮忘情。
万里迟子,晨兴宵征。
远虎在侧,以宁先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净与淡泊,远离世俗的荣华富贵。生活中所赠与的礼物与享受,反而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所依恋的空虚。即使在遥远的旅途中,早起晚归,也不感到疲惫。在这孤独的旅途上,远方的虎豹虽在侧,但我心中却安宁如故。

注释:

  • 凛然:形容气宇轩昂,严肃的样子。
  • 清臞:形容身心清净,瘦弱。
  • 骄荣:骄傲的荣华。
  • 馈奠化之:馈赠与享受让人陷入空虚。
  • 万里迟子:指漫长的旅途。
  • 晨兴宵征:清晨起床,夜间出征。
  • 远虎:比喻外在的威胁或挑战。
  • 以宁先生:安宁的状态。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宁先生”可能指的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与陶渊明的隐逸生活相对应,强调超脱于世俗纷扰的内心平静。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变,兼具豪放与婉约,作品广泛影响后世。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诗人经历政治风波,心境愈加淡泊,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苏轼的《和陶停云四首》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通过对清静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向往。开篇以“凛然清臞”切入,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与拒绝,似乎在宣告自己对荣华富贵的无所谓。接着,诗人提到“馈奠化之”,反映了对物质享受的无奈与迷茫,仿佛在叹息这些外在的东西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最后,诗中以“远虎在侧”揭示了外部环境的威胁,而“以宁先生”则暗示了内心的安宁与超脱。这种对比使诗意更加深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上通过自然与社会的对比,巧妙地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苏轼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情感,既有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凛然清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高与淡泊。
    2. “落其骄荣”:强调对虚荣的摒弃。
    3. “馈奠化之”:指物质的馈赠让人感到空虚。
    4. “廓兮忘情”:内心的广阔与淡然。
    5. “万里迟子”:漫长的旅途。
    6. “晨兴宵征”:生活的劳碌。
    7. “远虎在侧”:外界的威胁与挑战。
    8. “以宁先生”:内心的安宁。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句式对称,如“晨兴宵征”与“远虎在侧”。
    • 比喻:用“远虎”比喻生活中的困难与威胁。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世俗的超脱与内心的追求,强调心灵的宁静与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清臞:象征内心的清净。
    • 骄荣:代表世俗的虚荣。
    • :象征外部的威胁与挑战。
    • 晨兴宵征:象征生活的劳碌与奔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凛然清臞”描述的是诗人的哪种心态?
    A. 自豪 B. 淡泊 C. 忧伤

  2. “远虎在侧”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然 B. 威胁 C. 朋友

  3. 诗人对物质享受的态度是?
    A. 追求 B. 无所谓 C. 依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陶渊明与苏轼:两位诗人都追求隐逸生活,但苏轼的诗更具哲理性与社会反思,而陶渊明则更直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诗选》
  • 关于苏轼的研究文章与书籍。

相关查询

闻鸟 送徐二拓之平番 苏武故里 即事 秋日雨后独步 怀远县 黄石公祠 寄孙钟元徵君 除夕同申凫盟集路吾徵郡宅 秦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目字旁的字 毫不经意 乱略 包含辰的成语 枉口拔舌 呕心沥血 首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色字旁的字 包含旧的成语 郁郁青青 宿兵 阜字旁的字 启足 视开头的成语 旁州样子 船到桥头自会直 悛结尾的成语 小玩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