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0:33
追和戊寅岁上元
作者:苏轼
春鸿社燕巧相违,
白鹤峰头白板扉。
石建方欣洗牏厕,
姜庞不解叹蠨蝛。
一龛京中嗟春梦,
万炬钱塘忆夜归。
合浦卖珠无复有,
当年笑我泣牛衣。
春天的鸿雁和燕子在社日的欢庆中相互错过,
白鹤峰上,一扇白色的门静静地矗立。
石建在此时欣喜地洗去身上的污垢,
而姜庞却不明白为何要叹息那只小虫。
在京城的一角,我感叹春梦难寻,
而钱塘的万炬灯火让我忆起夜归的情景。
合浦的珠子早已不再出售,
当年我曾嘲笑自己泣泪如牛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美食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反映出他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戊寅年(1088年),正值元宵佳节,诗人借此节日之际,抒发对春天的感怀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思索。
苏轼的这首《追和戊寅岁上元》以春天的景象为切入点,通过春鸿与社燕的错过,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失落,正如春梦般的无奈。开头两句以“春鸿社燕”引出春天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但紧接着的“巧相违”则暗示了生活中的错过与遗憾。随后,诗人转向朋友之间的互动,通过石建的愉悦和姜庞的叹息,展现出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最后,诗人以合浦卖珠的意象,感叹过去的珍贵与如今的失落,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反思,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独特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反映出苏轼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希冀。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人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春鸿”与“社燕”象征着什么?
A. 秋天的景象
B. 春天的生机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炎热
“合浦卖珠无复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财富的渴望
B. 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生活的满意
诗人提到的“姜庞”最可能代表的是?
A. 生活中的无奈
B. 友谊的珍贵
C. 对春天的喜爱
D. 对自然的感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