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3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38:19
作者:潘阆 〔宋代〕
边鸿过尽背枕卧,弟侄无书忧胆破。
蛩声更苦不忍闻,半夜起来塞耳坐。
在旅舍中,听着远方鸿雁的哀鸣,背靠着枕头无法入睡;
弟弟和侄子没有来信,心中忧虑得胆战心惊。
秋虫的鸣声愈发凄婉,我宁愿不去听,
半夜起来,捂住耳朵静坐。
“鸿雁”在古诗文中常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乡,而“蛩声”则表现了秋天的寂寞和凄凉。诗中借助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潘阆,字子晦,宋代词人,生平不详,擅长写词,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诗人身处旅舍,因思念家人而感到孤独,反映了诗人在外游历时的思乡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与思念。开篇以“边鸿”引入,鸿雁自古便是离别的象征,诗人躺在床上却无法入眠,显示了他心中的惆怅。接着,弟侄无书让他倍感忧虑,亲情的缺失加重了他的孤独感。最后,诗人对“蛩声”的厌倦,表现出他对这孤独环境的无奈与挣扎。半夜起来塞耳,既是对外界声音的逃避,也是对内心情感的自我封闭。整首诗在音韵和情感上都极具张力,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人际关系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秋夜孤独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与对孤独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邃,充满了对家乡和亲情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边鸿”指的是什么?
A. 友人
B. 离别的鸿雁
C. 家乡的景象
诗人为何在半夜起来塞耳?
A. 被虫声吵醒
B. 不忍听虫声
C. 想写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