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太白山下早行至横渠镇书崇寿院壁》

时间: 2025-07-26 21:20:59

诗句

马上续残梦,不知朝日开。

乱山横翠幛,落月淡孤灯。

奔走烦邮吏,安闲愧老僧。

再游应眷眷,聊亦记吾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1:20:59

原文展示

太白山下早行至横渠镇书崇寿院壁
作者:苏轼

马上续残梦,不知朝日开。
乱山横翠幛,落月淡孤灯。
奔走烦邮吏,安闲愧老僧。
再游应眷眷,聊亦记吾曾。

白话文翻译

在马上继续我的残梦,竟不知道晨曦已悄然升起。
山峦重叠如同翠色的帷幕,落月映照着孤独的灯光。
奔波忙碌的邮差让我烦恼,心中却对安闲的老僧感到羞愧。
再来游览这里,心中自然会有所眷恋,聊聊也能记起我曾到这儿的经历。

注释

  • 续残梦:继续未醒的梦,形容梦境未醒时的状态。
  • 朝日开:指清晨的太阳升起。
  • 乱山横翠幛:山峦重叠,像绿色的帷幕一样横亘。
  • 落月:指夜晚的月亮。
  • 安闲愧老僧:安静悠闲的老和尚让人感到惭愧。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老僧”,可能暗指佛教中的修行者,象征着宁静与淡泊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歌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而著称,风格多样,常融合个人生活体验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苏轼旅途之中,表现了他在旅途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中流露出对安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忙碌生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苏轼的诗歌特色,文字简练而意味深远。诗的开头以“续残梦”引入,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仿佛在描绘他在奔波旅途中对生活的迷惘与思考。接着用“乱山横翠幛”和“落月淡孤灯”描绘出清晨的自然景象,构建出一种静谧的画面,令人感受到自然的辽阔与美丽。这种景象与内心的烦恼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生活节奏的反思。

后两句则将视角转向自己,承认了内心对老僧的羡慕与羞愧,表现出一种对安逸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聊亦记吾曾”更是呈现出诗人对过往经历的珍视与回忆,流露出对故地的眷恋。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入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旅途中的梦境与晨曦的对比,表现出苏轼的迷茫。
    • 第二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美丽。
    • 第三联则展示了内心的矛盾,忙碌与安闲的对比。
    • 最后一句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峦比作“翠幛”,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整齐,形成了良好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对安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繁忙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与哲思。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晨曦: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山峦:代表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 孤灯:象征孤独与内心的沉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僧”象征什么?

    • A. 忙碌的生活
    • B. 安闲与淡泊
    • C. 自然的力量
  2. 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繁忙生活的反思与向往安逸
    • C. 对历史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在自然描写上的相似之处,均通过山水景象传达心境,但苏轼更注重内心的思考与人生哲理,而李白则更侧重于豪放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术家言予今岁畏四孟月而秋尤甚自初秋小疾屡 杂咏 简邢德允 送周郎 观方外书 秋夜思南郑军中 月夜作 霜风 我梦 涟漪亭赏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暗藏杀机 祖花 缩砂密 林道人 肝阳 支支吾吾 霹雳斧 弋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容身之地 非字旁的字 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病字头的字 韭字旁的字 烘云托月 南船北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