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1:13
雨过郊原一番新,
寻芳车马踏无尘。
普天冷食闻前古,
萧寺清游属两人。
不作佺期问新历,
颇同之问感余春。
明年归藉梨花上,
应会群贤及四邻。
雨过之后,乡野显得特别清新,
寻花的车马经过,却没有留下尘埃。
普天下的冷食让我想起古时的风俗,
在萧条的寺庙中,两个人静静游玩。
不必去问新历的日子,
更想问问春天的感受。
明年我将在梨花树下归来,
应该会和众多贤士还有邻居相聚。
该诗中提到的“冷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习俗,尤其是清明节时人们会吃冷食以纪念先人。“萧寺”则暗示了一种清幽、宁静的气氛,是古人游玩的理想之地。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作品多样,风格独特,既有豪放激昂,又有清新婉约,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自然哲学。
此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正值春天,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勃发,结合个人经历与自然景观,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清新的乡村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友谊的热爱。苏轼用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呈现出一幅春日的田园图画。开篇两句,诗人通过对“雨过郊原”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清新如洗的感觉,令人神清气爽。接着,诗人提到“寻芳车马”,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车马的经过没有留下尘埃,暗示着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
随后,诗人提到“普天冷食”,引入了古代祭祀的传统,表现出对历史文化的追忆,同时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接下来的“萧寺清游”,不仅体现出游览的宁静,也暗示了友人间的深厚情谊。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描绘了明年再聚的情景,展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体现了对过往文化的尊重和对当下生活的享受。
诗中“雨过郊原一番新”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普天冷食闻前古”中的“冷食”指的是什么?
诗人期待明年在梨花下与谁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