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5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56:09
十月十三日泊舟白沙江口
作者:黄庭坚
岸江倚帆樯,已专北风权。
飞霜挟月下,百笮直如弦。
绿水去清夜,黄芦摇白烟。
篙人持更柝,相语闻并船。
平生濯缨心,鸥鸟共忘年。
风吹落尘网,岁星奔回旋。
险艰自得力,细故可弃捐。
至今梦汹汹,呼禹济广川。
在江边停泊的船只,帆杆被北风吹得倾斜。
寒霜伴随着月光降临,竹子笔直地矗立着,宛如拉紧的弦。
清澈的绿水在夜色中流去,黄芦摇曳着白色的烟雾。
撑篙的人提着灯笼,彼此交流的声音响起在船上。
我一生的理想如同洗净的缨带,与鸥鸟共度无忧的岁月。
风吹散了尘埃网,星辰在天际奔跑旋转。
在艰难险阻中自得其乐,细小的琐事可以抛弃。
至今仍在梦中徘徊,呼唤大禹治理广阔的江河。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文学风格独特,倡导“情景交融”,在诗歌上具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真挚,语言清新。
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的舟行途中,描绘了他在白沙江口停泊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反映了他在自然景色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思考,传达出对人生理想和自然的感慨。
《十月十三日泊舟白沙江口》展现了黄庭坚对自然景色的深刻观察与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岸江倚帆樯,已专北风权”描绘了船只在北风中摇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动感和紧张感。接着,作者以“飞霜挟月下,百笮直如弦”描绘了寒霜夜幕下的竹林,竹子挺拔如弦,给人一种清新而又冷峻的感觉。诗中“篙人持更柝,相语闻并船”展现了船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传达出一种温暖的氛围,尽管身处寒冷的环境。
黄庭坚在诗中反思个人的理想和追求,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他提到“平生濯缨心,鸥鸟共忘年”,表明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渴望与自然相融。最后几句“险艰自得力,细故可弃捐”则表明了他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强调在困难中寻找力量,抛弃无谓的琐事。
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意境,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是一首融合了自然之美与哲理思考的佳作。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达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在艰难环境中所获得的力量和宽容的态度。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诗中的“飞霜挟月下”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平生濯缨心”中“濯缨”意指什么?
A. 洗涤心灵
B. 清洗衣物
C. 追求名利
D. 颐养天年
诗中提到的“相语闻并船”表明了什么?
A. 船上的安静
B. 船上的热闹
C. 船上的孤独
D. 船上的争吵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