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

时间: 2025-05-03 23:10:03

诗句

解衣卧相语,涛波夜掀床。

十年身百忧,险阻心已降。

涉旬风更雨,宿昔烛生光。

衾帱无端冷,明月一船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0:03

原文展示

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

解衣卧相语,涛波夜掀床。
十年身百忧,险阻心已降。
涉旬风更雨,宿昔烛生光。
衾帱无端冷,明月一船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和朋友脱去衣服,躺在一起轻声细语,夜晚的波涛像要掀翻床榻。经过十年的生活,心中的百般忧虑都已消散,心境也逐渐平静。经历了几天的风雨,昨夜的烛光依然明亮。被子和枕头却无缘无故地寒冷,明月下的船只仿佛被霜覆盖。


注释

  • 解衣:脱掉衣服,通常指在亲密的朋友之间。
  • 涛波:指海浪或水流,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动。
  • 百忧:形容忧愁非常多。
  • 险阻:指生活中的艰难险阻。
  • 衾帱:指被褥。
  • 明月一船霜:明亮的月光照射在船上,似乎覆盖了一层霜。

典故解析
“解衣卧相语”的场景,常见于古代文人雅士的交往,表现出深厚的友情与信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翁,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写山水和人情,作品常带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与友人相聚时,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通过“涛波”与“明月”的对比,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深沉的情感。诗人通过和友人的轻声细语,回忆起过去的艰难岁月,表现出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内心的释然。十年的风雨洗礼,心中百忧已去,反映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明月一船霜”不仅描绘了静谧的夜晚,更寓意着人生的孤独与冷清。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透露出一种哲学思考,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解衣卧相语:表现出亲密的情感和信任。
  • 涛波夜掀床:夜晚的波涛象征生活的动荡。
  • 十年身百忧:经历了十年的磨难,忧虑重重。
  • 险阻心已降:经历后,心态逐渐平和。
  • 涉旬风更雨:经过风雨的洗礼。
  • 宿昔烛生光:即使在艰难之夜,光明依旧存在。
  • 衾帱无端冷:内心的孤独感。
  • 明月一船霜:孤独的美,象征着清冷的夜晚。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如“涛波”与“明月”)、拟人(如“夜掀床”),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在经历艰难后内心的释然与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亲密。
  • 涛波:暗喻生活的动荡与挑战。
  • 明月:象征着孤独与清冷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涛波”象征着什么?

    • A. 内心的波动
    • B. 自然的美丽
    • C. 友谊的象征
  2. 诗中“十年身百忧”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轻松愉快
    • B. 经历了许多磨难
    • C. 对未来的希望
  3. “明月一船霜”中的“船”象征着什么?

    • A. 友谊
    • B. 孤独
    • C. 自然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都展现了对月亮的描写,但黄庭坚更侧重于人际关系和内心的思考,而李白则侧重于思乡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黄庭坚诗文选》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窊尊诗(在道州) 题孟中丞茅阁 登九疑第二峰 潓阳亭作 登白云亭 引东泉作 石鱼湖上作 宴湖上亭作 别何员外 送孟校书往南海(一作别孟校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鼓吹乐 民冢 酌盈注虚 冥昭瞢闇 击其不意 走之旁的字 温枕扇席 包含瞬的成语 包含阂的词语有哪些 谒疾 八字旁的字 币泉 一念之错 死者相枕 鬲字旁的字 助结尾的成语 包含续的词语有哪些 夕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