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4:50
送刘司法之越
皎然 〔唐代〕
萧萧鸣夜角,驱马背城濠。
雨后寒流急,秋来朔吹高。
三山期望海,八月欲观涛。
几日西陵路,应逢谢法曹。
在萧瑟的夜晚,角声阵阵;我驱马行至城边的濠沟。
雨后寒流迅急,秋风高吹。
三座大山期待着大海,八月时想去观赏海涛。
几天后在西陵的路上,应该能碰上谢法曹。
作者介绍:皎然,字景明,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擅长五言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皎然送别好友刘司法,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美好的祝愿,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友谊与送别文化。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时的景象与情感,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未来的期待。开篇以“萧萧鸣夜角”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夜晚的号角声让人感受到送别的沉重。接着“驱马背城濠”,将读者带入一个具体的场景,马蹄声与水流声交织,营造出一种动静相宜的意境。
“雨后寒流急,秋来朔吹高”描绘了送别时节的气候变化,秋天的寒意与北风的凛冽,暗示了朋友远行后的寂寞与不安。接下来的“山期望海,八月欲观涛”则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三座山象征着理想与希望,而海则是目标与归属。最后一句“几日西陵路,应逢谢法曹”则是对再会的期待,寓意着即使身处异地,情感依然相连。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表现了友谊的可贵与人生旅途的无常。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同时也传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了人生旅途中的友情与离别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萧萧鸣夜角”中的“萧萧”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A. 音乐的美妙
B. 声音的凄凉
C. 风的凛冽
“几日西陵路”中的“西陵”指的是哪里?
A. 一个城市
B. 一个历史名地
C. 一个山脉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谊与送别
B. 自然风光
C. 战争与和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