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5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4:58
和王仲甫病暑
作者: 晁补之
吴邦惮暑如蜂虿,
河曲还遭长日晒。
蔗浆金碗赖蠲烦,
内托潜阴数为败。
黄昏乍快风吹发,
驱拊蚊虻坐明发。
青衫主簿气如云,
茂陵无事悲消渴。
茫洋河伯何为者,
两涘无因辨牛马。
何生狂梦涸归墟,
喉舌汤汤未劳泻。
能来一嗽华池津,
七碗清风立有神。
更寻齿下微妙诀,
遣君体适仍魂平。
案头白纸如堆雪,
人事纷纷日将月。
与君未遇尤四时,
利害相磨生内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炎热夏季的无奈和对朋友的关心。吴国的百姓在酷暑中像遭到蜂虿的叮咬一样痛苦,而河曲地区却仍在烈日下暴晒。甘蔗的汁液虽能解渴,却也无法消除内心的烦躁。傍晚时分,忽然刮来一阵清风,驱赶走了叮咬的蚊虫,令人稍感安慰。青衫的主簿气质如云,却在茂陵这片寂静的地方感到无聊和口渴。河伯何其无奈,两岸的牛马也无法辨认。为何在梦中感到如此干渴?声音和舌头都未得到舒展。若能来一口华池的水,七碗清风也能让我心灵舒畅。更想寻求一些微妙的秘诀,使君子身体舒适,心境平和。案头的白纸如同堆积的雪,人间琐事纷扰,日月交替。与君未能相遇,四时流转,利益和痛苦相互磨砺,心中生出烦热。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公谦,号山人,宋代著名诗人和词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象,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炎热的夏季,诗人因友人王仲甫生病而感到忧虑,借此表达对夏日酷暑的感受以及对朋友的关心。
这首诗以夏日的酷热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炎热天气下的身体与心理感受,文字生动形象。首联通过“吴邦惮暑如蜂虿”将酷暑的痛苦形象化,生动地传达出人们在高温下的苦恼。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借用蔗浆与潜阴的对比,揭示了内心烦躁的无奈。
在描绘傍晚的自然环境时,诗人使用了“黄昏乍快风吹发”,让人感受到一丝清凉的希望。紧接着,诗人又描写了自己的友人,青衫主簿的形象,不仅暗示了文人的清雅气质,也表现出友人在酷暑中的孤独与无奈。此时,河伯的出现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邃,暗示着自然的无情与人类的渺小。
最后,诗人通过对饮水的渴望和对微妙秘诀的追寻,表达了对身心舒适的向往。整首诗语气沉郁而又不乏希望,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季的酷热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对抗与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对友人的关心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历史的反思
“青衫主簿气如云”中的“气如云”指的是什么?
A. 文人的气质
B. 自然的风景
C. 身体的健康
D. 朋友的心情
“能来一嗽华池津”中的“华池津”象征了什么?
A. 友谊
B. 清凉与舒适
C. 生命的意义
D. 自然的神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