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0:4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0:45:11
君不见成都画手开十眉,
横云却月争新奇。
游人指点小颦处,
中有渔阳胡马嘶。
又不见王孙青琐横双碧,
肠断浮空远山色。
书生性命何足论,
坐费千金买消渴。
尔来丧乱愁天公,
谪向君家书砚中。
小窗虚幌相妩媚,
令君晓梦生春红。
毗耶居士谈空处,
结习已空花不住。
试教天女为磨铅,
千偈澜翻无一语。
你可曾见过成都的画师们,画出十种眉毛,横在云间,月亮也争奇斗艳。游人们指着小小的画作,里面却有渔阳的胡马在嘶鸣。又不见那王孙青琐横陈,双双碧色,让人肠断于浮空的远山色。书生的生命何足挂齿,白白花费千金只为解渴。自从沦丧与混乱,忧愁笼罩着天公,谪居在你家书砚之内。小窗外虚幌摇曳,妩媚得让你在梦中生出春红。毗耶居士谈论空无之处,结习的空花也不再停留。不妨让天女来磨铅,千种偈语翻滚,却没有一句可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散文和书法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风格豪放、个性鲜明。
《眉子石砚歌》是苏轼在流亡生涯中写的,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对艺术的热爱和人生的哲理。
《眉子石砚歌》以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苏轼对艺术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开篇提及成都的画师,展示了他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对新奇事物的向往。随着诗歌的推进,苏轼通过对画作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游人的指点和各色的画面,勾勒出一种繁华却又短暂的画境,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美好。诗的最后几句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尽管有许多的艺术追求和理想,却难以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情感,仿佛千言万语也只是一种空谈。整体而言,诗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与情感,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视角与人生观。
整首诗表达了对艺术的热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通过细腻的画面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苏轼的《眉子石砚歌》主要描绘了什么?
A. 朋友的离去
B. 画师的技艺
C. 自然风光
D. 战争的悲惨
诗中提到的“渔阳胡马”象征什么?
A. 乡愁
B. 异域文化
C. 战争
D. 财富
诗歌中哪个意象代表书生的身份?
A. 眉子
B. 书砚
C. 渔阳
D. 青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