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7:26
挥手东门别,朱颜鬓未霜。
至今如梦寐,未信有存亡。
後事书千纸,新坟天一方。
谁能悲楚相,抵掌悟君王。
挥手告别东门,面容依旧红润,头发尚未斑白。
至今还如同梦中一般,不相信你真的已去世。
后来的事情书写了千纸,新的坟墓在天的另一方。
谁能够像我一样悲伤,拍手以此来领悟君王的深意。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挽诗是苏轼为朋友亡故所作,表面上是对亡友的哀悼,实际上也反映了他对生死、荣华的思考。创作于甲辰年十二月,正值冬季,气候寒冷,诗人心境沉重,情感愈加深沉。
这首诗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开头的“挥手东门别”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诗人用“朱颜鬓未霜”描绘了逝者的青春与活力,令人感到一阵心痛。紧接着,诗人用“至今如梦寐”表达了对死者的不信与怀念,反映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后事书千纸”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的思考与总结,仿佛在提醒自己和读者珍惜眼前。与此同时,“新坟天一方”传达了逝者的孤独,而“谁能悲楚相”则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助,似乎在呼唤能够理解他的人,表现出一种深切的孤寂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展现了苏轼对生死的思考以及对友情的珍惜,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友人的哀悼,探讨了友情、生死与人生哲理,表达了对短暂生命的感慨和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诗词测试:
诗中“朱颜鬓未霜”表达了什么?
“谁能悲楚相”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新坟天一方”中的“新坟”指的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