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9:43
寄虔州江阴二妹
——王安石
贡水日夜下,下与章水期。
我行二水间,无日不尔思。
飘若越鸟北,心常在南枝。
又如岐首蛇,南北两欲驰。
逝者日已远,百忧讵能追。
生存苦乖隔,邂逅亦何时。
女子归大道,善怀见於诗。
庶云留汝车,慰我堂上慈。
贡水日日夜夜流淌,和章水相汇的地方,我在这两条水之间走动,天天都在思念你。像那越鸟飞向北方,我的心常常挂念着南边的枝头。又像岐首的蛇,南北两头都想奔驰。过去的人已经远去,百般忧愁又怎能追上?生存的苦楚使我们相隔如此遥远,何时才能再相遇?女子归向大路,善良的情怀常在诗中流露。希望你能将车留给我,以安慰我在家中的慈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是“新法”的倡导者,致力于改革政治和经济,作品涵盖诗、文、策等多个领域。王安石的诗歌风格清新明朗,常以直白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情感。
《寄虔州江阴二妹》是王安石在想念故乡和亲友时所作,反映了他对亲情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悟。诗中表现了对友人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离别的无奈。
这首诗充满了深情和思念,展现了王安石对故乡和亲人的浓厚情感。诗的开头以“贡水日夜下,下与章水期”引入,描绘了两条河流交汇的自然景象,象征着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如流水般绵延不绝。接着,以“我行二水间,无日不尔思”表达自己在这两条水流之间,心中对亲人的思念无时无刻不在。
在意象的运用上,“飘若越鸟北,心常在南枝”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诗人思念的无奈与渴望,越鸟的飞翔与南枝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渲染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诗中“逝者日已远,百忧讵能追”一句,深刻地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和感慨,显示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情感的珍惜。
最后,诗的结尾通过“庶云留汝车,慰我堂上慈”点明了情感的寄托与希望,表达了诗人渴望能够通过诗歌传达情感的愿望,体现了对亲情的深厚和对生活的思考。
贡水日夜下,下与章水期。
我行二水间,无日不尔思。
飘若越鸟北,心常在南枝。
又如岐首蛇,南北两欲驰。
逝者日已远,百忧讵能追。
生存苦乖隔,邂逅亦何时。
女子归大道,善怀见於诗。
庶云留汝车,慰我堂上慈。
诗歌通过对亲情的深切思念,反映了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它表达出一种对友人和亲人的渴望与珍惜,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在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两条水流是什么?
“飘若越鸟北”中的“越鸟”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庶云留汝车”是希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