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1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11:22
部兵之秋丘道中怀寄彭城社友
作者:贺铸
驾马出北门,徒御何迟迟。
日气方汹涌,霜阴亦纷披。
役夫前驱行,少妇痛不随。
分携仰天哭,声尽有余悲。
虽非远行迈,要之为别离。
顾我岂无家,从公难遂私。
且怀二三友,缺此文酒期。
临分各有赠,婉思见乎词。
吟讽一回首,烟林失城池。
相思肯相过,斗黍为君炊。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骑马出北门,同行的车马为何如此迟缓?阳光正炽热,霜冷的阴影也渐渐蔓延。挑水的夫人走在前面,年轻的少妇却因心情不快而不愿同行。我们分手时仰天痛哭,哭声尽管已微弱,悲伤仍然无比深重。虽然并不是远行,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分别。我难道没有家吗?只因公事难以兼顾私情。此时我也想念几位朋友,正好缺少与他们一起饮酒的约定。临别时大家都有赠言,我的思念在诗句中显露。吟咏时回头一望,烟雾弥漫中城池已失去。相思之情是否能相互传递?我愿为你煮斗量的黍米。
贺铸(约1052年-1128年),字方回,号秋水,江苏人,宋代著名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语言清新流畅,意境深远。他在诗词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尤其以词作见长。
此诗创作于贺铸出行途中,心中困扰于离别的情感,特别是对朋友的怀念与思念。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故乡和友人的浓厚感情,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友情和离别的深刻思考。
《部兵之秋丘道中怀寄彭城社友》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作。诗人在出行时,目睹车马缓慢而行,心中感到无比的惆怅。开篇的“驾马出北门,徒御何迟迟”便道出了诗人因行程缓慢而生的急迫与焦虑。接着,诗人描绘了日气汹涌、霜阴纷披的自然景象,通过这些描绘,暗示了季节的变迁和内心的愁苦。
诗中“役夫前驱行,少妇痛不随”体现了一种生活的无奈与情感的复杂。少妇因心情不佳而不愿同行,反映了离别时人们内心深处的痛苦与不舍。整首诗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在分别时的悲伤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虽非远行迈,要之为别离”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虽然并非长途旅行,但分离所带来的痛楚却是难以承受的。结尾的“相思肯相过,斗黍为君炊”,以“斗黍”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表现出一种温情的乡愁,让人感受到深切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朋友的思念之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内心的愁苦与对友情的珍视,传递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部兵之秋丘道中怀寄彭城社友》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斗黍”象征着什么?
“虽非远行迈,要之为别离”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静夜思》与《部兵之秋丘道中怀寄彭城社友》:
《送别》与《部兵之秋丘道中怀寄彭城社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