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1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10:13
将之蜀别友人
作者: 李洞 〔唐代〕
嘉陵雨色青,澹别酌参苓。
到蜀高诸岳,窥天合四溟。
书来应隔雪,梦觉已无星。
若遇多吟友,何妨勘竺经。
在嘉陵江边,雨色显得青翠,
淡淡的分别让我独自饮酒品味参苓。
来到蜀地,仰望高耸的群山,
试图透过天空,俯瞰四方海洋。
收到书信时,应该已隔着雪,
梦中醒来时,已无星光闪烁。
如果能遇见吟唱的朋友,
那何妨一起探讨《竺经》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洞,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为主。其风格清新自然,感情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与友人分别之际,正值雨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友谊的重视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作者李洞在与友人别离时的复杂情感。开篇“嘉陵雨色青”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雨后清新的自然景色,给人以宁静而清新的感觉,然而这种宁静却因“澹别”而显得格外孤寂。诗人用“独酌”来强调自己的孤独感,同时“参苓”又暗示了诗人对健康和精神的追求。
接下来的“到蜀高诸岳,窥天合四溟”,表现了诗人到达蜀地后,面对高耸的山岳,心中对生活的思考和渴望。这里的“窥天”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探索和对未来的期待。
“书来应隔雪,梦觉已无星”两句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通过“隔雪”来强调远离的距离,同时“梦觉”又表现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仿佛在梦中也无法见到那明亮的星光。
结尾“若遇多吟友,何妨勘竺经”,则是希望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与朋友相聚,共同吟唱,探讨经典,展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与期盼。这种情感的表达,让整首诗在抒情中又蕴含着对文化的追求,显示了李洞作为诗人的深厚修养与情感的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友人的思念为主线,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文化的追求,展现了一种孤独而又希望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嘉陵雨色青”中“青”字主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竺经”指的是什么?
“书来应隔雪”中“隔雪”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