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竹溪禅院》

时间: 2025-04-27 15:13:53

诗句

溪边山一色,水拥竹千竿。

鸟触翠微湿,人居酷暑寒。

风摇瓶影碎,沙陷履痕端。

爽极青崖树,平流绿峡滩。

闲来披衲数,涨后卷经看。

三境通禅寂,嚣尘染著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3:53

原文展示:

题竹溪禅院
作者: 李洞 〔唐代〕

溪边山一色,水拥竹千竿。
鸟触翠微湿,人居酷暑寒。
风摇瓶影碎,沙陷履痕端。
爽极青崖树,平流绿峡滩。
闲来披衲数,涨后卷经看。
三境通禅寂,嚣尘染著难。

白话文翻译:

溪边的山颜色相融,水流环绕着千竿竹子。
鸟儿在湿润的翠绿中飞动,人们在酷热的夏天中感到寒意。
微风摇曳,瓶子的影子随之破碎,沙地被脚印压出深浅的痕迹。
青崖上的树木凉爽极了,绿水在峡滩中缓缓流淌。
闲来时披着袈裟,涨潮后卷起经书阅读。
三种境界通往禅意的寂静,尘世的喧嚣难以侵染。

注释:

  • 溪边山一色:指山与水的色彩融为一体,形成和谐的自然景象。
  • 水拥竹千竿:水流环绕着无数的竹子,体现出竹林的幽静。
  • 鸟触翠微湿:鸟儿在湿润的环境中飞翔,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 人居酷暑寒:人在炎热的夏季中却感受到凉意,体现禅院的清凉。
  • 风摇瓶影碎:微风吹动,水面波动,影子随之破碎,营造出动静结合的画面。
  • 沙陷履痕端:沙地因脚印而留下的痕迹,暗示人迹罕至的宁静。
  • 爽极青崖树:青崖上的树木给人以极大的清爽感。
  • 平流绿峡滩:平静的水流在绿峡之间缓缓流淌,宁静而优雅。
  • 闲来披衲数:闲暇之时披上袈裟,表示修行者的生活状态。
  • 涨后卷经看:涨水后翻阅经书,表现出对佛理的思考。
  • 三境通禅寂:暗示三种境界能通向禅的寂静。
  • 嚣尘染著难:世俗的喧嚣难以影响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洞,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以其作品反映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禅宗哲学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题竹溪禅院》创作于唐代,正值佛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许多文人墨客都追求隐居生活,向往宁静的修行环境。竹溪禅院作为诗人向往的地方,体现了他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竹溪禅院的自然景观以及作者的修行生活,展现了诗人心灵的宁静与和谐。诗中的景象如溪水、竹林、飞鸟等,表现出一种清新而静谧的气氛。开篇的“溪边山一色,水拥竹千竿”便将读者带入一个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场景中,水与山的色彩交融,竹子的清秀尽显其中。

在诗中,诗人通过鸟儿在湿润环境中飞翔的描写,表现出自然的生机,同时通过“人居酷暑寒”的反差,传达了禅院的清凉和超脱于尘世的感受。接下来的“风摇瓶影碎,沙陷履痕端”,将动静结合,展现出禅院的安静与人迹罕至的幽静。

最后几句“闲来披衲数,涨后卷经看”则描绘了诗人在闲暇时的修行状态,表现了他对佛教经典的思考,而“三境通禅寂,嚣尘染著难”更是将内心的宁静与世俗的喧嚣形成对比,深刻地表达出诗人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清新,既有禅宗的哲理,又有自然的美感,是唐代诗歌中一首难得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溪边山一色:描绘溪水与山色交融,展现自然的和谐美。
  2. 水拥竹千竿:水流环绕着竹子,增强竹林的生动感。
  3. 鸟触翠微湿:鸟儿在湿润的环境中飞动,体现自然的活力。
  4. 人居酷暑寒:在炎热的夏季,禅院却带来清凉的感觉,形成鲜明对比。
  5. 风摇瓶影碎:微风吹动,水面波动,影子随之动荡,体现动静结合。
  6. 沙陷履痕端:沙地留下的人迹,暗示人迹稀少的宁静环境。
  7. 爽极青崖树:青崖上的树木让人感到清爽,表现自然的清凉。
  8. 平流绿峡滩:水流在峡滩中缓缓流淌,展现自然的优雅。
  9. 闲来披衲数:在闲暇之余,披上袈裟,表现修行者的生活状态。
  10. 涨后卷经看:涨水后,翻阅经书,暗示对佛理的思考。
  11. 三境通禅寂:三种境界通往禅意的寂静。
  12. 嚣尘染著难:世俗的喧嚣难以影响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拥竹千竿”,通过比喻手法使景物更具生动性。
  • 拟人:如“风摇瓶影碎”,使自然现象具有人类的动作,增添情感。
  • 对仗:如“鸟触翠微湿,人居酷暑寒”,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现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体现出诗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超脱与淡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溪水:象征灵动与生命,表现自然的流动。
  2. 竹子:象征坚韧与高洁,体现出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向往。
  3. 鸟儿:象征自由与生机,暗示与自然的和谐。
  4. 青崖树:代表清凉与宁静,表达诗人内心的平和。
  5. 袈裟:象征修行与佛教文化,体现出诗人的修行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自然元素有哪些? A. 竹子
    B. 山水
    C. 花草
    D. 鸟儿

  2. 填空题: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对____的超脱与淡泊。

  3. 判断题:这首诗的主题是描写一个繁华的城市生活。 (对/错)

答案:

  1. 答案: A, B, D (竹子、山水、鸟儿)
  2. 答案: 尘世的喧嚣
  3. 答案: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 王维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山中问答》: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与修行生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 李白《静夜思》: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表现出对内心世界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洞诗集》

相关查询

贺新郎 其十八 题王山樵先生镜阁 贺新郎 蘧庵先生令孙女出阁词以志贺即次先生原韵 贺新郎·客舍感怀呈汪公有 贺新郎三首 其二 贺新郎·璎珞珠垂缕 贺新郎 夜读羡季师稼轩词说感赋 贺新郎·吴陵僧寺看紫藤绣毬 贺新郎(李颐正路分见访,留饮,即席书赠) 贺新郎 读荫嘉弟乐圃吟钞 贺新郎 丁未五日程昆崙别驾招同谈长益何雍南石崖程干一金山看竞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枉道事人 见老 竹薄 水流湿,火就燥 包含沓的词语有哪些 天高气轻 魚字旁的字 解甲投戈 一体同心 亅字旁的字 亲赏 包含壶的成语 夫妻无隔宿之仇 肀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九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