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2:30
夜宴石鱼湖作
作者: 元结 〔唐代〕
风霜虽惨然,出游熙天正。
登临日暮归,置酒湖上亭。
高烛照泉深,光华溢轩楹。
如见海底日,曈曈始欲生。
夜寒闭窗户,石溜何清泠。
若在深洞中,半崖闻水声。
醉人疑舫影,呼指递相惊。
何故有双鱼,随吾酒舫行。
醉昏能诞语,劝醉能忘情。
坐无拘忌人,勿限醉与醒。
尽管风霜凄惨,我却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出游。
登高望远,夕阳西下时归来,在湖边的亭子里放置酒宴。
高高的烛光照亮泉水的深处,光辉溢出厅堂的柱子。
就像看到了海底的阳光,曈曈的光线开始显现。
夜晚寒冷,窗户紧闭,石头的流水声多么清澈。
仿佛身处深洞之中,半山的悬崖能听到水声。
醉酒的人疑惑地看着船影,呼叫着,互相惊讶。
为何有双鱼,跟随我的酒船游行?
醉得迷糊能说出奇怪的话,劝酒可以忘却情感。
坐在这里没有拘束的人,不要限制醉与醒。
元结(约公元703年-约761年),字子长,号天柱,唐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常有细腻的观察与独特的视角。
《夜宴石鱼湖作》创作于一个秋冬交替的夜晚,诗人和友人相聚于石鱼湖,饮酒作乐,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感慨。
《夜宴石鱼湖作》展现了诗人元结在自然山水中的放松与愉悦,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夜晚湖边的宁静与美丽。开头的“风霜虽惨然”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尽管外界寒冷,但诗人却在“熙天正”的日子里出游,体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接着,诗人描绘了酒宴的热闹场景,烛光照耀下,湖水流动,光辉四溢,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夜晚的寒冷与窗户的紧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感受到了一种从宁静中流露出的清澈与美丽。醉酒后的迷离与欢愉,双鱼随船游行的奇妙场景,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既孤独又欢愉的氛围,显示了诗人在醉酒中对自由与无拘无束的渴望。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体现了醉酒后的洒脱与无拘无束,传达出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中提到的“熙天”指的是什么样的天气?
诗人在哪里举行酒宴?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元结的《夜宴石鱼湖作》与李白的《将进酒》都体现了对饮酒生活的热爱,但前者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内心的宁静,后者则表现出豪放与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