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竞渡曲》

时间: 2025-04-26 07:21:25

诗句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

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

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

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旂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1:25

原文展示:

沅江五月平堤流,
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
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
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
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
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馀勇争鼓舞,
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
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
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旂夹岸照蛟室,
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
招屈亭前水东注。

白话文翻译:

沅江在五月的时节水流平稳,
乡里的人们聚在一起,乘坐华丽的彩舟。
灵均(屈原)何年已不再歌唱,
哀怨的歌声在此时荡起。
桴鼓声如雷鸣般震响,
激流奔涌,声势浩大。
蛟龙得雨,鬣毛翻动,
水中蛟龙的形影交错。
刺史在河边临流设立帷幕,
高举酒杯,分配胜负的角色。
争先恐后,鼓声震天,
而未到达的勇士却面色黯然。
胜利的本有前期,
一飞而起,身在何处无定。
风俗如狂,此时气氛热烈,
纵观云雾飘渺的江边。
彩旗夹岸,照亮了蛟龙的居所,
罗袜轻盈,踏水嬉戏。
曲终人散,空留愁绪,
泪水向东流去,随水而去。

注释:

  • 沅江:指沅水,是中国湖南省的一条河流。
  • 邑人:指乡里的人。
  • 灵均:指屈原,古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
  • 杨桴:指用杨木制成的桴,击打时的声音。
  • 螮蝀:一种水生动物,常被用来形容水中的生物。
  • 刺史:官名,古代地方官员。
  • 褰翠帏:指揭开绿色的帷幕。
  • 衔枚:指口中衔着木片,用来传递信号。
  • 彩旂:指彩色的旗帜。
  • 罗袜:指轻盈的袜子,形象地描绘了舞动的姿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愚溪,唐代著名诗人和散文家。他以诗歌、散文和文学理论见长,风格清新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刘禹锡一生经历了多次贬谪,许多作品反映了其对政治的关注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竞渡曲》创作于唐代,正值端午节期间,诗人通过描绘赛龙舟的情景,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对乡土文化的怀念。同时,诗中也渗透着对历史人物屈原的追思,寓意着爱国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竞渡曲》通过描绘沅江赛龙舟的盛况,展现了生动的民俗文化和热烈的节日气氛。开篇即以“沅江五月平堤流”引入,营造出一种悠闲而又富有生机的自然景象。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人们的聚集,乘坐着彩舟,形成了一幅热闹的画面。诗中提到的“灵均何年歌已矣”,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在诗的中段,诗人运用“杨桴击节雷阗阗”描绘了击鼓声的震撼,表现了人们的激情与活力。再到“刺史临流褰翠帏”,则引入了官员的参与,展现了赛龙舟不仅是一项民间活动,也是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的盛事。最后,诗人以“曲终人散空愁暮”收尾,抒发了赛后人们的惆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在节奏上也极具变化,既有欢快的鼓声,也有赛后淡淡的哀愁,体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人性的复杂。通过对自然、历史和人情的交织,刘禹锡成功地将个人情怀与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幅既生动又富有哲理的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沅江五月平堤流”:描绘了沅江在五月时节平稳的水流,设定了诗的背景。
  2. “邑人相将浮彩舟”:描写乡里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乘坐华丽的船只,体现了节日的热闹。
  3. “灵均何年歌已矣”:提到屈原,表达对其的追思,寓意对理想的追求。
  4. “哀谣振楫从此起”:哀怨的歌声激起了人们的情感,形成共鸣。
  5. “杨桴击节雷阗阗”:鼓声如雷,描绘出赛龙舟的热烈场面。
  6. “乱流齐进声轰然”:激流奔涌,声势浩大,增强了气氛的紧迫感。
  7. “蛟龙得雨鬐鬣动”:形象的比喻表现出水中的生物,生动活泼。
  8. “螮蝀饮河形影联”:生动地描绘了水中生物的形态,增强了自然的气息。
  9. “刺史临流褰翠帏”:官员的参与,形成了节日的形式感。
  10. “揭竿命爵分雄雌”:胜负的分配,体现了比赛的公平与激烈。
  11. “先鸣馀勇争鼓舞”:描绘了人们的争先恐后,表现出激情。
  12. “未至衔枚颜色沮”:未到达的竞争者表现出失落,形成对比。
  13. “百胜本自有前期”:胜利是有准备和机遇的,反映了对竞争的看法。
  14. “一飞由来无定所”:成功的归宿是不可预测的,体现了人生的无常。
  15. “风俗如狂重此时”:节日的风俗热烈,表现了人情的浓厚。
  16. “纵观云委江之湄”:描绘了江边的美景,增强了诗的意境。
  17. “彩旂夹岸照蛟室”:彩旗的装饰,渲染了节日的氛围。
  18. “罗袜凌波呈水嬉”:轻盈的舞姿,展现了年轻人的活力。
  19. “曲终人散空愁暮”:结束后的人们感到失落,形成情感的高潮。
  20. “招屈亭前水东注”:水流向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蛟龙得雨”,将蛟龙比作得雨的存在,生动形象。
  • 拟人:如“哀谣振楫”,将哀怨的歌声赋予了人的情感。
  • 对仗:如“揭竿命爵分雄雌”,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赛龙舟的热烈场面,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对屈原的追思,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层次与社会文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流动的时间和生命的无常。
  • 彩舟:代表着节日的欢庆与人们的团结。
  • 蛟龙:象征着力量与勇气,体现了人们对胜利的渴望。
  • 鼓声:象征着激情与斗志,反映了竞争的激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竞渡曲》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刘禹锡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灵均”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屈原
    • C) 杜甫
    • D) 陶渊明
  3.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 A) 忧伤
    • B) 欢乐与惆怅
    • C) 愤怒
    • D) 平静

答案

  1. C) 刘禹锡
  2. B) 屈原
  3. B) 欢乐与惆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舟唱晚》——白居易
  • 《端午日赐衣》——杜甫

诗词对比

  • 《渔舟唱晚》与《竞渡曲》都是描绘水乡生活的诗作,但前者更偏向于对宁静生活的赞美,而后者则浓厚节日气氛,展现了民间文化的活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的艺术对比》
  • 刘禹锡的生平与文学成就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竞渡曲》的美妙与深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折桂令·雨窗寄刘梦鸾赴宴以侑尊云 山坡羊·失题 山坡羊·冬日写怀 水仙子·嘲楚仪 【正宫】醉太平_题情离情厮 【南吕】一枝花_合筝酒酣春 【越调】柳营曲 【中吕】红绣鞋_竹衫儿并刀 【双调】钱丝泫 【双调】春闺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枕戈汗马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盖开头的成语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膺图受箓 艮字旁的字 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手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率土大将军 相鼠有皮 拉拉杂杂 包含卮的词语有哪些 卜字旁的字 宝思 和事老 玉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