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1:25
沅江五月平堤流,
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
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
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
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
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馀勇争鼓舞,
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
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
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旂夹岸照蛟室,
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
招屈亭前水东注。
沅江在五月的时节水流平稳,
乡里的人们聚在一起,乘坐华丽的彩舟。
灵均(屈原)何年已不再歌唱,
哀怨的歌声在此时荡起。
桴鼓声如雷鸣般震响,
激流奔涌,声势浩大。
蛟龙得雨,鬣毛翻动,
水中蛟龙的形影交错。
刺史在河边临流设立帷幕,
高举酒杯,分配胜负的角色。
争先恐后,鼓声震天,
而未到达的勇士却面色黯然。
胜利的本有前期,
一飞而起,身在何处无定。
风俗如狂,此时气氛热烈,
纵观云雾飘渺的江边。
彩旗夹岸,照亮了蛟龙的居所,
罗袜轻盈,踏水嬉戏。
曲终人散,空留愁绪,
泪水向东流去,随水而去。
作者介绍: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愚溪,唐代著名诗人和散文家。他以诗歌、散文和文学理论见长,风格清新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刘禹锡一生经历了多次贬谪,许多作品反映了其对政治的关注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竞渡曲》创作于唐代,正值端午节期间,诗人通过描绘赛龙舟的情景,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对乡土文化的怀念。同时,诗中也渗透着对历史人物屈原的追思,寓意着爱国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竞渡曲》通过描绘沅江赛龙舟的盛况,展现了生动的民俗文化和热烈的节日气氛。开篇即以“沅江五月平堤流”引入,营造出一种悠闲而又富有生机的自然景象。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人们的聚集,乘坐着彩舟,形成了一幅热闹的画面。诗中提到的“灵均何年歌已矣”,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在诗的中段,诗人运用“杨桴击节雷阗阗”描绘了击鼓声的震撼,表现了人们的激情与活力。再到“刺史临流褰翠帏”,则引入了官员的参与,展现了赛龙舟不仅是一项民间活动,也是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的盛事。最后,诗人以“曲终人散空愁暮”收尾,抒发了赛后人们的惆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在节奏上也极具变化,既有欢快的鼓声,也有赛后淡淡的哀愁,体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人性的复杂。通过对自然、历史和人情的交织,刘禹锡成功地将个人情怀与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幅既生动又富有哲理的画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赛龙舟的热烈场面,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对屈原的追思,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层次与社会文化。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竞渡曲》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灵均”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竞渡曲》的美妙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