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词》

时间: 2025-05-05 08:18:46

诗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8:18:46

原文展示: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白话文翻译:

自古以来,人们在秋天总是感到孤寂悲凉,而我认为秋天的日子比春天的早晨更胜一筹。晴朗的天空中,一只白鹤翱翔于云端,便引发了我无尽的诗情,直达那碧蓝的天空。

注释:

  • 自古:自古以来。
  • 逢秋:在秋天到来时。
  • 悲寂寥:感到悲伤和孤寂。
  • 我言:我认为。
  • :胜过,更好。
  • 晴空:晴朗的天空。
  • 一鹤:一只白鹤。
  • 排云上:从云中飞升而上。
  • :引发,激发。
  • 诗情:诗的情感。
  • 碧霄:碧蓝的天空。

典故解析:

“自古逢秋悲寂寥”反映了古人对秋天的普遍感受,认为秋天象征着衰败和孤独。在古代文学中,秋天常常与离别、悲伤相联系。而“晴空一鹤排云上”则是对美好自然的赞美,白鹤作为高洁的象征,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情志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常以清新俊逸、富有哲理见长。他的生平多遭贬谪,然而他依然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展现了他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唐代,正值诗人遭贬谪之际。他在秋天的某个晴朗日子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反而引发了他对生命和情感的思考,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歌鉴赏:

《秋词》是一首通过秋天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开篇就以“自古逢秋悲寂寥”引入,展现了人们对秋天的传统看法,带有一种悲凉的基调。然而接下来的句子转而肯定秋天的美好,诗人以“我言秋日胜春朝”来反驳这种悲观情绪,显示出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晴空一鹤排云上”描绘了一个广阔而明朗的秋天景象,白鹤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象征着诗人心灵的高远与超脱。这种意象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更引发了诗人的灵感,达到“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境界,展现了诗人心灵的升华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对抗悲秋情绪的积极向上,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个性和对生活的热爱,反映了他在逆境中仍能保持的乐观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古逢秋悲寂寥:表达了历代文人对秋天的悲伤情绪,强调了“秋”这一季节的孤独感。
  2. 我言秋日胜春朝:诗人表达了与众不同的观点,认为秋天的美好甚至超越春天的早晨。
  3. 晴空一鹤排云上:描绘一只白鹤在晴空中飞翔的画面,象征着自由与高洁。
  4. 便引诗情到碧霄:白鹤的飞翔激发了诗人创作的灵感,情感直达天空的高处,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将秋日与春朝进行对比,突出了秋天的独特魅力。
  • 拟人:白鹤被赋予了情感,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比喻:将诗情比作飞翔的白鹤,表现出诗人情感的高远。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在秋天的美丽中,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反映了他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成熟、收获,但也有衰败的含义。
  • 白鹤:象征着高洁、自由,代表诗人追求理想的精神。
  • 晴空:代表着美好的自然环境,象征着开阔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认为秋天的日子比春天的早晨更好,正确还是错误?

    • A. 正确
    • B. 错误
  2. 诗中描绘的鸟是什么?

    • A. 乌鸦
    • B. 白鹤
    • C. 麻雀
  3. “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云”意指什么?

    • A. 飞出云层
    • B. 云彩的形状
    • C. 暴风雨的来临

答案:

  1. A. 正确
  2. B. 白鹤
  3. A. 飞出云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但情感基调更为孤独。
  •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同样借助自然意象来表达个人情感,但更侧重历史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刘禹锡诗文集》
  • 《唐代诗歌研究》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注释

赏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查询

渔家傲 点绛唇(和鲁如晦酴醿二首) 如梦令(和张文伯芍药) 六州歌头(和张安国舍人韵呈进彦) 西江月(相山集题作别思) 玉楼春(和李宜仲) 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江南曲四首 其四 江南曲四首 其三 田家即事答崔二东皋作四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字底的字 一不意 挑唆是非 孤负 母字旁的字 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眼大肚小 包含锥的词语有哪些 解析 改柯易叶 亵服 包含安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荐的成语 渔夺侵牟 举义 貝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惨礉少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