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忆庾岭》

时间: 2025-05-04 08:10:37

诗句

岭头一步他乡路,夹路梅花送马蹄。

却恨当年轻踏过,如何不信鹧鸪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8:10:37

原文展示:

忆庾岭
释函可 〔明代〕
岭头一步他乡路,
夹路梅花送马蹄。
却恨当年轻踏过,
如何不信鹧鸪啼。

白话文翻译:

在岭头走出一步就是他乡之路,
夹道的梅花为马蹄送行。
我恨年轻时曾经过此,
为何当时不信鹧鸪的啼鸣?

注释:

  • 岭头:山岭的顶端或边缘。
  • 他乡路:指通往他乡的道路,意味着离家远行。
  • 夹路梅花:路旁盛开的梅花,象征着美丽的景色。
  • 马蹄:指马走路时的声音,代表着旅途的行进。
  • 鹧鸪啼:鹧鸪的叫声,常被用作思乡或感伤的象征。

典故解析:

鹧鸪在古诗中常常象征思乡之情,古人常用鹧鸪的啼鸣来表达对故乡的怀念。诗中提到的梅花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坚韧与高洁的花卉,常与离别、相思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释函可,明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旅途之中,表达了对故乡和青春岁月的怀念,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忆庾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作者通过对梅花、马蹄和鹧鸪的描写,展现了自己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青春的怀念。诗的开头“岭头一步他乡路”,直接引入了诗人远行的状态,强调了与家乡的距离。在这条他乡路上,夹道盛开的梅花为旅人送行,似乎在为旅途增添了一丝美丽的景致,但同时也令诗人感到更多的惆怅。梅花的芬芳和旅途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倍感思乡之情。

接下来的“却恨当年轻踏过”,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时光的遗憾与失落,年轻时的无知与轻狂让他在过往中错失了与故乡、与故人之间的珍贵情感。而最后一句“如何不信鹧鸪啼”则是对过往的自责,鹧鸪的啼鸣如同故乡的呼唤,提醒着他对家乡的思念与愧疚。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青春及生命历程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岭头一步他乡路”:在岭头走出一步,便是通往他乡的路,显示出离家之远。
    2. “夹路梅花送马蹄”:路旁的梅花为马蹄送行,增强了旅途的美丽与孤独感。
    3. “却恨当年轻踏过”:回首过去,年轻时的轻率使他感到遗憾。
    4. “如何不信鹧鸪啼”:对鹧鸪啼鸣的不信,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与马蹄相对比,形成鲜明的视觉冲突。
    • 拟人:梅花似乎在“送行”,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美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青春岁月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和对过往的反思。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美丽,同时也代表着思乡之情。
  • 马蹄:象征旅途,代表着流动与变化。
  • 鹧鸪啼:象征思念与故乡的呼唤,唤起了对过往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岭头”指的是哪里?

    • A. 城市的入口
    • B. 山岭的顶端
    • C. 河流的边缘
    • D. 乡村的小路
  2. 诗人对年轻时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怀念
    • B. 遗憾
    • C. 自豪
    • D. 不在意
  3. “鹧鸪啼”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乡愁
    • C. 快乐
    • D. 旅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江雪》 柳宗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忆庾岭》均表达了浓厚的乡愁,但《静夜思》更多地侧重于对故乡的直接思念,而《忆庾岭》则通过旅途的描写反映出对青春与故乡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相关查询

题乌江汤泉寄老庵 追和亡友杜仲观古黄生曲三首之二 拟刘孝胜咏安仁得果 呈纤手(木兰花三首) 送赵令畤之官陈州兼简周文清 题项羽庙三首之一 夜捣衣(同前) 西城有怀旧游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八) 飞鸿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忍泪 顽犷 积非习贯 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歺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牷雅 夷世 畏刀避剑 包字头的字 铁心铁意 酒舠 包含叩的成语 鬯字旁的字 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承风希旨 寅吃卯粮 气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