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吴主簿诗主簿名则宣平人吴黄门仕伟之父也 其一 军门止杀》

时间: 2025-08-09 12:09:17

诗句

泣罪天应见,坑降地不知。

自然殃庆至,天道不须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2:09:17

原文展示:

泣罪天应见,坑降地不知。自然殃庆至,天道不须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在天上痛哭自己的罪过,然而大地却对此毫无所知。灾难和福气自然会来临,天理是不需要怀疑的。

注释:

  • 泣罪:哭泣自己的罪过。
  • 天应见:上天应该能看到我的悔恨。
  • 坑降:指大地,对人的行为或感受无动于衷。
  • 自然:自然地,必然地。
  • 殃庆:灾难和幸福,指事情的结果。
  • 天道:天理或自然法则。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是可以看作是对“天命”和“因果法则”的探讨,反映了古代人对天命和命运的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献章(1481年-1544年),明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和学者,性情豪放,作品多表现对社会时事的关心和对人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天命的思考,对个人行为后果的反思,及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人对自身行为后果的深刻反思。开头的“泣罪”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罪过的痛苦和懊悔,强烈的情感通过“泣”字传达出来。接下来的“天应见”则引发出人的渺小与无助,尽管他在哭泣,上天似乎并没有给出回应。这种天人之间的距离感,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诗的后半部分“自然殃庆至,天道不须疑”则是对因果关系的认知,强调了自然法则的不可逆转。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深邃的哲学思考与人文关怀,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省,也有对社会现象的警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泣罪天应见”:诗人因自己所犯的罪过而痛哭,认为这样的情感应该被上天所知。
    2. “坑降地不知”:大地却对此毫无所知,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
    3. “自然殃庆至”:无论是灾难还是幸福,都是自然而然会降临的。
    4. “天道不须疑”:天理和因果是明显的,不需要怀疑。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比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与自然界的无动于衷,突显出人类的孤独。
    • 拟人:将天与地赋予了情感与意识,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对自己行为后果的反思以及对天命的认知,强调了因果法则的不可逃避。

意象分析:

  • 泣罪:代表悔恨与痛苦的情感。
  • :象征着命运和道德的审判。
  • :象征着人类的活动与自然的无情。
  • 殃庆:象征着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悲欢离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泣罪”指的是:

    • A. 高兴
    • B. 悔恨
    • C. 忍耐
    • D. 愤怒
  2. 诗中的“天道”象征:

    • A. 个人情感
    • B. 自然法则
    • C. 社会现象
    • D. 历史事件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陈献章的《吴主簿诗》与李白的《将进酒》主题皆涉及对命运的思考,但李白更为豪放,而陈献章则显得内敛和沉思。两者体现出不同的情感表达与风格特征。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陈献章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明代文学与社会变迁》

相关查询

旅次汉故畤 雪后宿王纯池州草堂 春日洪州即事 秋夜会宿李永宅忆江南旧游 春日即事 与清江上人及诸公宿李八昆季宅 夏夜西亭即事寄钱员外 题藏公院 春寻柳先生 渭上送李藏器移家东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辉煌夺目 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舌字旁的字 包含判的成语 人间天上 缶字旁的字 包含烧的成语 娇小玲珑 驿料 寒茭 彑字旁的字 那拉氏 难亏 甘心为伍 八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快人快性 一年半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