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史上·伏生》

时间: 2025-05-07 06:17:46

诗句

二儿并辔入公门,博局纷纷启祸原。

不及贾生何处是,弗将礼法教儿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7:46

原文展示:

咏史上·伏生 陈普 〔宋代〕 二儿并辔入公门,博局纷纷启祸原。不及贾生何处是,弗将礼法教儿孙。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两个儿子一同骑马进入官府大门,赌博的纷争开启了祸端的源头。不像贾生那样,不知他在何处,不以礼法教育儿孙。

注释: 字词注释:

  • 并辔:一同骑马。
  • 博局:赌博的场所。
  • 启祸原:开启祸端的源头。
  • 贾生:指贾谊,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以其才学和正直著称。
  • 弗将:不以。

典故解析:

  • 贾生:贾谊,因其才华横溢和政治见解,被后人尊称为“贾生”。诗中提到贾生,可能是对比伏生的儿子,暗示贾谊的教育方式和品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对社会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深刻观察和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对伏生儿子行为的描述,批评了当时社会忽视礼法教育的现象,同时通过贾生的典故,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伏生儿子的行为和贾谊的形象,深刻揭示了礼法教育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诗中“二儿并辔入公门,博局纷纷启祸原”描绘了伏生儿子的不端行为,而“不及贾生何处是,弗将礼法教儿孙”则表达了对贾谊式教育的向往和对现实教育缺失的遗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深刻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二儿并辔入公门”:描绘了伏生两个儿子一同骑马进入官府的场景,暗示他们的行为可能不端。
  • “博局纷纷启祸原”:指出赌博是引发祸端的源头,进一步批评了他们的行为。
  • “不及贾生何处是”:表达了对贾谊式教育的向往,暗示现实中缺乏这样的教育。
  • “弗将礼法教儿孙”:直接批评了不重视礼法教育的现象。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伏生儿子的行为与贾谊的形象进行对比,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 典故:使用贾谊的典故,增加了诗的文化内涵和批判力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强调礼法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对伏生儿子行为的批评和对贾谊式教育的向往,揭示了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并辔:共同骑马的意象,象征着团结或共同的行为。
  • 博局:赌博的场所,象征着不良行为和祸端的源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贾生”是指谁? A. 贾谊 B. 贾岛 C. 贾似道 D. 贾宝玉
  2. 诗中“博局纷纷启祸原”中的“博局”指的是什么? A. 学校 B. 官府 C. 赌博场所 D. 市场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赞美贾谊 B. 批评赌博 C. 强调礼法教育的重要性 D. 描述官府生活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贾谊论》:苏轼的作品,对贾谊的生平和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诗词对比:

  • 《咏史上·伏生》与《贾谊论》:两者都涉及贾谊,但前者侧重于教育的重要性,后者则更全面地评价贾谊的生平和思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对宋代诗歌进行了精选和注释,有助于深入理解陈普的诗作。
  • 《贾谊传》:详细介绍了贾谊的生平和贡献,有助于理解诗中的典故。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沉醉东风·山对面蓝堆翠岫 山坡羊·长安怀古 凭栏人·春日怀古 山居 忆母 浴象行 五显岭 大水叹五首 其五 大水叹五首 其四 大水叹五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弓字旁的字 连子弩 包含羡的词语有哪些 巳字旁的字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银开头的成语 包含枣的成语 卤字旁的字 闭隐 毒药苦口 回收 祖辈 厂字头的字 千头桔奴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包含描的词语有哪些 风字旁的字 飞眼传情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