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孟子·心官则思》

时间: 2025-04-29 11:15:51

诗句

心严内主役群形,百体钦承顺令行。

若失所思随欲动,反为形役自纷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15:51

原文展示:

心严内主役群形,百体钦承顺令行。若失所思随欲动,反为形役自纷争。

白话文翻译:

内心严肃,作为主宰,指挥着身体各部分,身体各部分都恭敬地接受并执行命令。如果失去了思考,随着欲望行动,反而会被身体的需求所奴役,导致自我纷争。

注释:

  • 心严:内心严肃,指内心的主宰作用。
  • 内主:内心的主宰,指人的思想和意志。
  • 役群形:指挥身体各部分。
  • 百体:身体的各部分。
  • 钦承:恭敬地接受。
  • 顺令行:按照命令行动。
  • 若失所思:如果失去了思考。
  • 随欲动:随着欲望行动。
  • 反为形役:反而被身体的需求所奴役。
  • 自纷争:自我纷争,指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注重内心的修养和思考,强调思想和意志的主宰作用。这首诗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内心与外在行为关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探讨人的内心与外在行为的关系,强调内心的主宰作用,以及思考对于行为的重要性。在宋代,文人普遍重视内心的修养,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思考这一问题时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内心主宰与外在行为的关系。首句“心严内主役群形”,直接点明了内心的主宰作用,强调了思想和意志对于身体各部分的指挥作用。第二句“百体钦承顺令行”,进一步说明了身体各部分对于内心命令的恭敬接受和执行。后两句“若失所思随欲动,反为形役自纷争”,则警示人们,如果失去了思考,随着欲望行动,就会失去内心的主宰,导致自我纷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对于理解内心与行为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心严内主役群形”,通过“心严”和“内主”两个词语,强调了内心的主宰作用,而“役群形”则形象地描述了内心对于身体各部分的指挥作用。
  • 第二句“百体钦承顺令行”,通过“百体”和“钦承”两个词语,说明了身体各部分对于内心命令的恭敬接受和执行。
  • 第三句“若失所思随欲动”,通过“若失所思”和“随欲动”两个词语,警示人们如果失去了思考,就会随着欲望行动。
  • 第四句“反为形役自纷争”,通过“反为形役”和“自纷争”两个词语,说明了失去内心主宰的后果,即被身体的需求所奴役,导致自我纷争。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役群形”和“反为形役”等词语,将内心与身体的关系比喻为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
  • 拟人:通过“百体钦承”等词语,将身体各部分拟人化,形象地描述了它们对于内心命令的接受和执行。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内心的主宰作用,以及思考对于行为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内心主宰与失去主宰的后果,警示人们要保持思考,避免被欲望所驱使,导致自我纷争。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心严、内主、役群形、百体、钦承、顺令行、若失所思、随欲动、反为形役、自纷争。
  • 详细解释:这些意象词汇共同构成了内心与外在行为关系的形象描述,通过这些词汇,读者可以清晰地理解内心主宰与身体各部分的关系,以及失去思考的后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强调内心的主宰作用 B. 强调身体的重要性 C. 强调欲望的控制 D. 强调外在行为的重要性

  2. 诗中“若失所思随欲动”的意思是什么? A. 如果失去了思考,就会随着欲望行动 B. 如果失去了思考,就会随着身体行动 C. 如果失去了思考,就会随着他人行动 D. 如果失去了思考,就会随着环境行动

  3. 诗中“反为形役自纷争”的意思是什么? A. 反而被身体的需求所奴役,导致自我纷争 B. 反而被他人的需求所奴役,导致自我纷争 C. 反而被环境的需求所奴役,导致自我纷争 D. 反而被欲望的需求所奴役,导致自我纷争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阳明的《传习录》:探讨内心修养与行为的关系,强调知行合一。
  • 朱熹的《四书集注》:对儒家经典的注解,强调内心的修养和思考的重要性。

诗词对比:

  • 与王阳明的《传习录》相比,陈普的这首诗更加简洁明了,直接点明了内心主宰与外在行为的关系。
  • 与朱熹的《四书集注》相比,陈普的这首诗更加注重实践层面的思考,强调思考对于行为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陈普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解和解析。
  • 《王阳明全集》:收录了王阳明的《传习录》,可以进一步了解内心修养与行为的关系。
  • 《朱熹全集》:收录了朱熹的《四书集注》,可以进一步了解儒家经典的注解和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寿春节进大蜀皇帝五首 寄栖一上人 少监三首 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 怀卢延让(时延让新及第) 读《玄宗幸蜀记》 晚泊湘江作 偶作五首 送黄宾于赴举 再游东林寺作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矛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婆儿 谢公墩 睁只眼,闭只眼 目眩魂摇 反犬旁的字 刑仁讲让 月馆 兰姿蕙质 大称小斗 包含喜的成语 厄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振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