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城西作》

时间: 2025-05-01 01:53:58

诗句

从军无一事,终日掩空斋。

道薄交游少,才疏进取乖。

野禽鸣聒耳,庭草绿侵阶。

幸自同樗栎,何妨惬所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3:58

原文展示

城西作
作者:罗隐 〔唐代〕

从军无一事,终日掩空斋。
道薄交游少,才疏进取乖。
野禽鸣聒耳,庭草绿侵阶。
幸自同樗栎,何妨惬所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无奈与自得。诗人说自己从军没有任何事情可做,整日待在空荡荡的斋房里。人际交往极少,才学也不出众,难以有所进展。耳边野禽的鸣叫声十分刺耳,庭院的绿草也侵袭到台阶上。幸好自己能够与那些樗栎树一样,心中自有其乐,何必在意世俗的得失呢。


注释

  • 从军:指参加军队或征战,意味着诗人处于离开世俗生活的状态。
  • 掩空斋:形容房间空旷,诗人在此度日。
  • 道薄交游少:交往的道路狭窄,朋友很少,表达孤独感。
  • 才疏进取乖:才华不足,努力进取却又不顺利。
  • 野禽:指野外的鸟,鸣叫声扰人。
  • 庭草绿侵阶:庭院里的草长得过于茂盛,侵占了台阶,表现无序的状态。
  • 樗栎:樗树和栎树,常象征平凡,诗人自谦也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认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3年-910年),字季常,号梦阮,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罗隐以其清新、自然、富有哲理的诗风著称,常以个人经历和感受为题材,表现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

《城西作》写于诗人晚年,处于个人生活困窘、仕途不顺的阶段。诗中表达了他对孤独的感受,以及对平淡生活的自得与接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失落。


诗歌鉴赏

《城西作》通过平淡的日常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自省。开篇“从军无一事,终日掩空斋”,直接点出诗人的困境,作为一名军人却无所事事,生活似乎被空虚所填满。而“道薄交游少,才疏进取乖”则进一步揭示了他在交际和事业上的无奈,表现出对现实无能为力的感慨。

接下来的描写将目光转向自然,“野禽鸣聒耳,庭草绿侵阶”,这些自然环境的描写不仅传达出诗人的孤独感,也体现出他对生活环境的敏锐观察。自然的喧嚣与生命的繁茂在此刻成为了他内心孤独的映射。

最后两句“幸自同樗栎,何妨惬所怀”则是一种自我安慰和释然,尽管身处困境,作者依然能够与普通的樗栎树同在,心中找到了宁静与满足。这种超脱世俗的态度,恰恰是罗隐在逆境中所展现的深刻哲理,反映了一种生活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自我反思,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自得,展现出他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从军无一事”:表达了身为军人的无所事事,暗示生活的空虚。
  • “终日掩空斋”:形容自己的日子在孤独中度过,空间的空旷与内心的空虚相呼应。
  • “道薄交游少”:交际圈狭窄,朋友稀少,体现孤独感。
  • “才疏进取乖”:虽努力追求进取,才华却不足,表明无奈与失落。
  • “野禽鸣聒耳”:野外鸟鸣声扰人,象征生活的喧嚣与不安。
  • “庭草绿侵阶”:庭院草木繁盛,暗示生活的杂乱与无序。
  • “幸自同樗栎”:与普通的樗栎树相同,表明对平凡生活的认同与自得。
  • “何妨惬所怀”:心中有所乐,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樗栎象征平凡的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平淡的认同。
  • 拟人:野禽鸣叫、庭草侵阶,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生活的真实感。
  • 对仗:如“道薄交游少,才疏进取乖”,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个人境遇的认知与接受,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传达了无论处于何种困境,心中应有自得与安宁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樗栎:象征平凡与坚韧,代表一种低调的生活态度。
  • 野禽:象征自然与生命的喧嚣,暗示外界环境对内心的影响。
  • 庭草:象征生活的无序与繁杂,反映诗人对现状的感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城西作》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罗隐
    • C. 王维
  2. “从军无一事”的意思是?

    • A. 参与战争
    • B. 无所事事
    • C. 期待战斗
  3. 诗中提到的“樗栎”象征什么?

    • A. 高尚
    • B. 平凡
    • C. 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同样表达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但杜甫更加强调历史与社会变迁带来的忧虑。
  • 《月夜忆舍弟》(杜甫):通过对兄弟的思念,展现孤独与情感的深度,与《城西作》的孤独感形成呼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罗隐研究》
  • 《诗词鉴赏与评析》

相关查询

永遇乐(蔡州移守颍昌,与客会别临芳观席上) 永遇乐 对海 永遇乐 永遇乐 永遇乐 永遇乐 饯灶 永遇乐 秋闺用日湖体 永遇乐 永遇乐(春暮有怀) 永遇乐 用东坡韵奉送顾颉刚先生北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贫敝 竖心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公忠体国 門字旁的字 万选万中 天理昭彰 措结尾的成语 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乡树 包含壻的词语有哪些 剥肤之痛 不可开交 耵聍 当面错过 八字旁的字 铮鐄 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