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雨发九湾至归州》

时间: 2025-08-03 04:23:15

诗句

乱山无清晓,云水但稠浊。

累日行重岚,丛密何由豁。

安知兹壁外,不有朝暾跃。

颓云初离洞,流出将焉托。

岭半一人家,如鸟巢阿阁。

人语向空濛,烟火出冥漠。

隔江望秭归,残阳见井郭。

胡为既济后,昏暮犹墟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3 04:23:15

原文展示:

乱山无清晓,云水但稠浊。
累日行重岚,丛密何由豁。
安知兹壁外,不有朝暾跃。
颓云初离洞,流出将焉托。
岭半一人家,如鸟巢阿阁。
人语向空濛,烟火出冥漠。
隔江望秭归,残阳见井郭。
胡为既济后,昏暮犹墟落。

白话文翻译:

在这片混乱的山中,晨曦并不清晰,云水之间一片浑浊。
经过多日行走在重重迷雾中,密密的树丛让人无从看清。
怎能知道在这山壁之外,是否有朝阳即将升起?
颓废的云彩刚刚离开山洞,流出的光线又将停留何处?
山岭中有一户人家,像鸟巢一样安静。
人声在空旷中回响,烟火从那遥远的地方升起。
隔着江水我望向秭归,夕阳下的村庄隐约可见。
为何在既已到达的地方,黄昏时分依然显得荒凉?

注释:

  • 乱山:杂乱的山峦。
  • 清晓:清晨的光明。
  • 稠浊:浓密而浑浊。
  • 重岚:层层的雾霭。
  • :通透、清晰。
  • :此、这个。
  • 朝暾:晨曦,朝阳的光辉。
  • 颓云:消沉的云彩。
  • :山洞。
  • :停留、依附。
  • 阿阁:小楼,像鸟巢般的地方。
  • 空濛:空灵而模糊的样子。
  • 冥漠:昏暗而广阔。
  • 秭归:地名,古代的一个地方。
  • 井郭:村庄的边缘,象征着家乡。
  • 既济:已经到达的地方。
  • 墟落:荒凉的村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钟惺(约1550-1620),明代诗人,号惺斋,浙江人。他的诗风清新,个性鲜明,作品常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之际。诗人行旅于山水之间,感受着自然的美丽与生活的艰辛,表达了对人世间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雨发九湾至归州》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诗作,诗人在行旅过程中,借助阴雨天气的背景,展现出一种忧郁而深邃的情感。开篇“乱山无清晓,云水但稠浊”,呈现出一种混沌与迷茫的状态。诗中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隔绝与无奈,连绵的山峦与浑浊的云水烘托出诗人内心的迷惘。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逐渐转向对人世的思考。山中一户人家的描写,像鸟巢般的安静,带来了人情的温暖与安宁,“人语向空濛,烟火出冥漠”,在这片空旷中,隐约传来的声音和烟火的闪烁,似乎又让人思念起家乡的温暖。最后两句“隔江望秭归,残阳见井郭”,则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情怀,残阳映照下的故乡让人倍感亲切。

整首诗以浓厚的情感与细腻的描写,呈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与对故乡的眷恋,展现了明代诗人对生活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乱山无清晓:描绘出一片混乱的山景,晨光不明,暗示着诗人的迷惘。
  2. 云水但稠浊:云与水的浑浊,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3. 累日行重岚:经过多天的行程,重重迷雾让视线受阻。
  4. 丛密何由豁:繁密的树丛让人难以看清周围的景象。
  5. 安知兹壁外:诗人开始思考外面的世界。
  6. 不有朝暾跃:不知是否会有晨光出现,暗含希望。
  7. 颓云初离洞:云彩开始移动,带来了一丝光明的希望。
  8. 流出将焉托:流出的光线将带向何方,留给人无限遐思。
  9. 岭半一人家:山岭中有一户人家,如同孤岛般安静。
  10. 如鸟巢阿阁:比喻人家的安静与温馨。
  11. 人语向空濛:人的声音在空旷中回响,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12. 烟火出冥漠:远处的烟火升起,代表着生活的气息。
  13. 隔江望秭归:隔着江水,诗人遥望故乡。
  14. 残阳见井郭:夕阳下的村庄如同温暖的怀抱。
  15. 胡为既济后:已到达的地方,诗人感叹生活的无常。
  16. 昏暮犹墟落:黄昏时分,仍旧显得荒凉,带有一丝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人家如鸟巢”,形象地描绘了人家的宁静。
  • 对仗:诗句中常见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运用排比手法,增强了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展现了孤独与希望交织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险阻与孤独。
  • 云水:代表着迷茫与无常。
  • 人家:象征着温暖与归属感。
  • 残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乱山无清晓”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清晰明亮
    • B. 迷茫与孤独
    • C. 愉悦与欢快
  2. “如鸟巢阿阁”中的“鸟巢”比喻了什么?

    • A. 忧伤
    • B. 温暖与安宁
    • C. 荒凉
  3. 诗中提到的“残阳”象征着什么?

    • A. 新希望
    • B. 时间的流逝
    • C. 自然的美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春望》与《雨发九湾至归州》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国事与忧国情怀,而钟惺则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钟惺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戏答佛印 和陶岁暮作和张常侍 和吴少卿绝句 次韵张甥棠美昼眠 次韵鲁直戏赠 太白词,并叙 其一 次韵水官诗?并引原收有老泉水官诗,今删?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 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 《虔州八境图》八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字底的字 玉烛调和 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保固自守 将无做有 将久 上蒸下报 鼻字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耒字旁的字 包含狠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枭的成语 后步 薨然 弋字旁的字 雷霆万钧 积于忽微 罩罗 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骡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