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2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23:29
文士皆求遇,今人谁至公。
灵台一寄宿,杨柳再春风。
更惜忘形友,频年失志同。
羽毛齐燕雀,心事阻鸳鸿。
留滞惭归养,飞鸣恨触笼。
橘怀乡梦里,书去客愁中。
残雪迷归雁,韶光弃断蓬。
吞悲问唐举,何路出屯蒙。
文人都渴望得到重用,然而如今又有谁能做到这一点呢?
在灵台暂时寄宿,杨柳伴随春风再度回归。
更让我惋惜的是那些失去联系的朋友,岁月流逝,志向也逐渐淡薄。
羽毛齐整如燕雀,而我的心事却如同被鸳鸯阻隔。
留在这里让我感到惭愧,飞鸣的鸟儿让我恨不得触碰笼子。
在梦中怀念橘子故乡,写信寄托着我在客乡的忧愁。
残雪迷失了归来的大雁,韶光却抛弃了断了的蓬草。
吞下悲伤,问问唐朝的举人,何处才是出路?
钱起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于盛唐,诗风清新自然,常描绘田园风光和人情世态。他的诗作多以抒情见长,尤其擅长表现离别和思乡之情。
此诗作于钱起在关中旅行期间,表达了他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和故乡的深切思念。
《同邬戴关中旅寓》这首诗通过描绘文人对仕途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即点明文士的求遇之心,接着用“灵台一寄宿”来引入自己在旅途中的孤独感。杨柳的意象,既是对春天的渴望,也是对故乡的眷恋,诗中情感的表达细腻而深刻。
诗中通过“更惜忘形友”一语,诗人表达了对失去友谊的惋惜,尤其在“频年失志同”的句子中,透露出对于理想和抱负的失落感。接下来的“羽毛齐燕雀”则巧妙地比喻了外表的整齐与内心的苦闷,形成鲜明对比。
随后的“留滞惭归养”更是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无奈与对归乡的渴望,诗中鸟鸣的意象也象征着他心中对自由的渴望。最后,诗人以“吞悲问唐举”收尾,表现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困惑,意在引发读者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一个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渴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故乡的思念。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反映出游子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同邬戴关中旅寓》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仕途与人生
C. 自然风光
D. 爱情
“羽毛齐燕雀”中的“羽毛”象征什么?
A. 内心的孤独
B. 外表的整齐
C. 追求的理想
D. 对故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