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同邬戴关中旅寓》

时间: 2025-05-02 21:23:29

诗句

文士皆求遇,今人谁至公。

灵台一寄宿,杨柳再春风。

更惜忘形友,频年失志同。

羽毛齐燕雀,心事阻鸳鸿。

留滞惭归养,飞鸣恨触笼。

橘怀乡梦里,书去客愁中。

残雪迷归雁,韶光弃断蓬。

吞悲问唐举,何路出屯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23:29

同邬戴关中旅寓

作者: 钱起 〔唐代〕


原文展示

文士皆求遇,今人谁至公。
灵台一寄宿,杨柳再春风。
更惜忘形友,频年失志同。
羽毛齐燕雀,心事阻鸳鸿。
留滞惭归养,飞鸣恨触笼。
橘怀乡梦里,书去客愁中。
残雪迷归雁,韶光弃断蓬。
吞悲问唐举,何路出屯蒙。


白话文翻译

文人都渴望得到重用,然而如今又有谁能做到这一点呢?
在灵台暂时寄宿,杨柳伴随春风再度回归。
更让我惋惜的是那些失去联系的朋友,岁月流逝,志向也逐渐淡薄。
羽毛齐整如燕雀,而我的心事却如同被鸳鸯阻隔。
留在这里让我感到惭愧,飞鸣的鸟儿让我恨不得触碰笼子。
在梦中怀念橘子故乡,写信寄托着我在客乡的忧愁。
残雪迷失了归来的大雁,韶光却抛弃了断了的蓬草。
吞下悲伤,问问唐朝的举人,何处才是出路?


注释

  • 灵台:指代一个隐居的地方,可能是唐代的某个名胜。
  • 杨柳:象征春天和生机,常用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羽毛齐燕雀:比喻人们外表看似整齐,内心却不如意。
  • 鸳鸿:比喻爱情或志同道合的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于盛唐,诗风清新自然,常描绘田园风光和人情世态。他的诗作多以抒情见长,尤其擅长表现离别和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钱起在关中旅行期间,表达了他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和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同邬戴关中旅寓》这首诗通过描绘文人对仕途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即点明文士的求遇之心,接着用“灵台一寄宿”来引入自己在旅途中的孤独感。杨柳的意象,既是对春天的渴望,也是对故乡的眷恋,诗中情感的表达细腻而深刻。

诗中通过“更惜忘形友”一语,诗人表达了对失去友谊的惋惜,尤其在“频年失志同”的句子中,透露出对于理想和抱负的失落感。接下来的“羽毛齐燕雀”则巧妙地比喻了外表的整齐与内心的苦闷,形成鲜明对比。

随后的“留滞惭归养”更是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无奈与对归乡的渴望,诗中鸟鸣的意象也象征着他心中对自由的渴望。最后,诗人以“吞悲问唐举”收尾,表现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困惑,意在引发读者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一个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渴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文士皆求遇,今人谁至公。:开篇即引入主题,文人渴望被重用,然而现实中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 灵台一寄宿,杨柳再春风。:在灵台寄宿,春风拂过杨柳,暗示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更惜忘形友,频年失志同。:感慨失去联系的朋友,岁月流逝之中志向的逐渐淡薄。
  • 羽毛齐燕雀,心事阻鸳鸿。:虽表面看似整齐,内心却有难以言表的忧虑。
  • 留滞惭归养,飞鸣恨触笼。:内心的惶恐与对归乡的惭愧交织,象征鸟儿在笼中无奈的挣扎。
  • 橘怀乡梦里,书去客愁中。:在梦中怀念故乡的橘子,通过书信寄托思乡之情。
  • 残雪迷归雁,韶光弃断蓬。:描绘归雁迷失方向,暗喻时光流逝,理想化为泡影。
  • 吞悲问唐举,何路出屯蒙。:结束时的迷茫与困惑,询问未来的方向,充满对人生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羽毛齐燕雀”比喻人们外表的整齐。
  • 拟人:将心事、鸟鸣等赋予情感,使得诗句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留滞惭归养,飞鸣恨触笼”,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故乡的思念。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反映出游子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文士:象征追求理想与成功的人。
  • 灵台:隐喻安静的思考空间。
  • 杨柳:象征春天、生命与希望。
  • :故乡的象征,寄托思乡情感。
  • :象征归乡之路,迷失与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同邬戴关中旅寓》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仕途与人生
    C. 自然风光
    D. 爱情

  2. “羽毛齐燕雀”中的“羽毛”象征什么?
    A. 内心的孤独
    B. 外表的整齐
    C. 追求的理想
    D. 对故乡的思念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思乡与离别情感,但更加侧重于亲情的深厚。
  • 《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自然景象引入离别主题,诗意更加淡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野河渡 苦热叹四十六韵 过鹿台山 沁水道中 游万固寺 过刘元海陵寝 鹿喻 洛中吟 番禺杖 送李郎中德昌北还情见乎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屮字旁的字 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好善乐施 交口荐誉 香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包含皤的词语有哪些 夫己氏 螳臂扼辙 左近 王字旁的字 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而字旁的字 包含增的词语有哪些 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先辨淄渑 飞鸟之景 香灺 令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