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5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50:25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作者:周邦彦 〔宋代〕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在夏日的溧水无想山,微风送来黄莺的啼鸣,雨水滋润了梅子,午后的阴凉在美丽的树影下显得清新而圆润。
这里地势较低,山近在咫尺,衣服湿润,似乎不需要炉火升烟。
人静得很,乌鸦在自得其乐,小桥外的新绿在雨中潺潺流动。
我倚着栏杆久望,黄芦和苦竹交错,似乎想要在九江泛舟。
年年如此,像社燕一样,飘流于浩瀚的海洋,来寄托我的思绪。
且不去思虑身外的事,长久地待在尊前。
憔悴的江南倦客,不堪听那急促的管弦乐声。
在歌筵旁,先铺好竹席,容我在醉意中安然入眠。
作者介绍: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宋代著名词人,与李清照齐名。他的词作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婉约。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夏日,表现了诗人在溧水无想山的游览所感受到的自然美和内心的宁静,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及对自然的热爱。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是一首描绘夏日自然风光与内心情感的词作。周邦彦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夏日的生动场景与个人的情感体验交织在一起。开篇以“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引入,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夏日。黄莺的叫声与雨后的梅子,形成了鲜活的自然画面,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受。
接着,诗人描写了环境的静谧和人们的乐趣,“人静乌鸢自乐”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与宁静的氛围。黄芦和苦竹的描写,象征着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表明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向往。词中“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放下,渴望在美好自然中寻求内心的安宁。
最后,诗人以“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结束,传达了对生活的恬淡与洒脱。整体而言,周邦彦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思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自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莺”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夏天
“小桥外新绿溅溅”中的“溅溅”指的是什么?
A. 风声
B. 雨声
C. 水声
D. 鸟声
诗人希望在歌筵旁做什么?
A. 聆听音乐
B. 醉时安眠
C. 跳舞
D. 写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