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0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4:05:17
河湟何计绝烽烟,免使征人更戍边。
尽放农桑无一事,遣教知有太平年。
如何才能断绝河湟地区的战火,免去征人们不断戍边的辛劳。
让农民们尽情地耕作养蚕,无忧无虑,从而知晓太平盛世的美好。
罗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边塞诗和抒怀诗为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边疆战乱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唐代边疆战事频繁,征人戍边成为常态,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深切向往。首句“河湟何计绝烽烟”直接提出了问题,如何才能断绝边疆的战火,这是诗人对和平的渴望。次句“免使征人更戍边”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后两句“尽放农桑无一事,遣教知有太平年”则描绘了一幅和平盛世的图景,农民们无忧无虑地从事农业生产,人们知晓和平的美好。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深切向往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诗人通过描绘和平盛世的图景,表达了对和平的深切渴望。
诗中“河湟”指的是什么? A. 黄河与湟水流域 B. 长江与汉水流域 C. 珠江流域 D. 松花江流域
诗中“烽烟”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战乱 C. 繁荣 D. 衰败
诗中“农桑”象征什么? A. 战争 B. 和平 C. 贫困 D. 富裕
答案:1. A 2. B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