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放鹧鸪》

时间: 2025-07-26 19:50:32

诗句

好傍青山与碧溪,刺桐毛竹待双栖。

花时迁客伤离别,莫向相思树上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50:32

原文展示:

放鹧鸪 罗邺 〔唐代〕 好傍青山与碧溪,刺桐毛竹待双栖。 花时迁客伤离别,莫向相思树上啼。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喜欢依傍在青山和碧溪旁,刺桐树和毛竹期待双双栖息。花开的时节,迁徙的客人感到离别的悲伤,不要在相思树上啼叫。

注释:

  • 好傍:喜欢依傍。
  • 刺桐:一种树木,常用于象征坚韧。
  • 毛竹:一种竹子,常用于象征高洁。
  • 迁客:指被贬或流放的官员。
  • 相思树:象征相思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邺是唐代诗人,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可能是在他被贬或流放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离别的感伤。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身处异乡,面对自然景色时,触发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离别之情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寓情于景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相思的深切体验。首句“好傍青山与碧溪”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青山碧溪成为他心灵的寄托。次句“刺桐毛竹待双栖”运用象征手法,刺桐和毛竹期待双双栖息,暗喻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后两句“花时迁客伤离别,莫向相思树上啼”则直接抒发了迁客的离别之痛,以及对相思的无奈和哀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好傍青山与碧溪”: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青山和碧溪成为他心灵的避风港。
  2. “刺桐毛竹待双栖”:刺桐和毛竹象征坚韧和高洁,期待双双栖息,暗喻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3. “花时迁客伤离别”:花开的时节,迁客感到离别的悲伤,自然景色触发了诗人的情感。
  4. “莫向相思树上啼”:不要在象征相思的树上啼叫,表达了诗人对相思的无奈和哀愁。

修辞手法:

  • 象征:刺桐和毛竹象征坚韧和高洁,相思树象征相思之情。
  • 寓情于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相思的深切体验。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离别之痛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青山、碧溪:象征自然的美好和心灵的寄托。
  • 刺桐、毛竹:象征坚韧和高洁,期待双双栖息。
  • 相思树:象征相思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相思的无奈和哀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刺桐毛竹待双栖”中的“刺桐”和“毛竹”分别象征什么? A. 坚韧和高洁 B. 美丽和温柔 C. 力量和智慧 答案:A

  2. 诗中“莫向相思树上啼”中的“相思树”象征什么? A. 爱情 B. 相思之情 C. 友谊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离别的感伤。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相思》对比,王维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罗邺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和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绮罗香 春夜怀三姑吴夫人 绮罗香 读邵康节遗事属纩之际闻户外人语惊问所语云何且日我道复了幽州声息如丝俄顷逝矣有感而作 绮罗香 斗草 绮罗香 龙湖倚棹,野水苍烟,閒秋柳一行,萧疏向客,临风寄慨 绮罗香 闻江上戒严,寄阶符夫子。 绮罗香 用原韵,答赠甬上钱蛰庵见赠 绮罗香 绮罗香 归雁 绮罗香·得相字 绮罗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麦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包含婚的成语 缶字旁的字 包含饯的词语有哪些 仆仆亟拜 破琴绝弦 萧然尘外 脱谬 西华葛帔 生字旁的字 谓予不信 包含嫁的词语有哪些 严兵 手线 鬥字旁的字 世殊时异 招贤纳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