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柳絮》

时间: 2025-04-30 22:05:46

诗句

处处东风扑晚阳,轻轻醉粉落无香。

就中堪恨隋堤上,曾惹龙舟舞凤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5:46

原文展示:

柳絮 罗邺 〔唐代〕 处处东风扑晚阳,轻轻醉粉落无香。 就中堪恨隋堤上,曾惹龙舟舞凤凰。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到处都是东风吹拂着傍晚的阳光,轻轻的柳絮像醉人的粉末一样飘落,却没有香味。最让人痛恨的是在隋堤上,那些柳絮曾经惹得龙舟上的凤凰起舞。

注释: 字词注释:

  • 东风:春风。
  • 扑:吹拂。
  • 晚阳:傍晚的阳光。
  • 醉粉:比喻柳絮轻盈飘落的样子。
  • 无香:柳絮本身没有香味。
  • 就中:其中。
  • 堪恨:令人痛恨。
  • 隋堤:隋炀帝时期修建的运河堤岸,这里指代隋炀帝的奢侈生活。
  • 龙舟:古代帝王乘坐的装饰华丽的大船。
  • 舞凤凰:比喻龙舟上的装饰华丽,如同凤凰起舞。

典故解析:

  • 隋堤:隋炀帝为了游玩而修建的运河堤岸,象征着奢侈和浪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邺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对柳絮的描写,隐喻了隋炀帝的奢侈生活和对国家的不负责任,表达了对历史的一种反思和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柳絮为媒介,通过对春风、晚阳、柳絮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轻盈飘逸的意境。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中突然转向历史,提到了隋堤和龙舟舞凤凰,将轻盈的柳絮与隋炀帝的奢侈生活相联系,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柳絮的无香和隋炀帝的奢华,也隐含了对历史的一种批判和反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一首成功的咏史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处处东风扑晚阳”,描绘了春风吹拂傍晚阳光的景象,给人一种温暖而舒适的感觉。
  • 第二句“轻轻醉粉落无香”,用“醉粉”比喻柳絮,形容其轻盈飘落,但“无香”则暗示了柳絮的平凡和无足轻重。
  • 第三句“就中堪恨隋堤上”,突然转向历史,提到了隋堤,暗示了隋炀帝的奢侈生活。
  • 第四句“曾惹龙舟舞凤凰”,进一步用龙舟和凤凰的华丽形象,强化了隋炀帝的奢华,同时也暗示了这种奢华的短暂和不实。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醉粉”比喻柳絮,形象生动。
  • 对比:通过柳絮的无香和隋炀帝的奢华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批判力度。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柳絮和隋炀帝奢侈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的一种反思和批判,提醒人们不要重蹈覆辙,追求虚华而忽视实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春天的象征,带来生机和温暖。
  • 晚阳:傍晚的阳光,给人一种宁静和温馨的感觉。
  • 醉粉:轻盈飘落的柳絮,形象生动。
  • 隋堤:历史的象征,暗示奢侈和浪费。
  • 龙舟舞凤凰:奢华的象征,暗示虚华和不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醉粉”指的是什么? A. 柳絮 B. 花粉 C. 面粉
  2. 诗中提到的“隋堤”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 唐太宗 B. 隋炀帝 C. 汉武帝
  3. 诗的最后一句“曾惹龙舟舞凤凰”暗示了什么? A. 历史的奢华 B. 自然的美丽 C. 战争的残酷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的《秋夕》:通过对秋夜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古原草的描写,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罗邺的《柳絮》与杜牧的《秋夕》: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和历史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罗邺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罗邺的诗作。

相关查询

送襄阳卢判官奏开河事 送陆三出尉 过桐柏山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 其八 石上苔 送元中丞江淮转运(一作王维诗) 新雨喜得王卿书问 赠李十六 夕游覆釜山道士观因登玄元庙 送王使君移镇淮南 初黄绶赴蓝田县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耳字旁的字 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饮开头的成语 止泊 承上启下 祖宗法度 力困筋乏 版口 宝盖头的字 阜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目若悬珠 笑具 省俗观风 味觉 爿字旁的字 连钱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