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闻杨君谦致政赋此以致健羡十五首 其十二》

时间: 2025-04-25 03:09:11

诗句

都门祖帐百花飞,多见龙钟赋《式微》。

较取柳条千万折,不曾送一少年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3:09:11

原文展示:

闻杨君谦致政赋此以致健羡十五首 其十二 沈周 〔明代〕 都门祖帐百花飞,多见龙钟赋式微。 较取柳条千万折,不曾送一少年归。

白话文翻译:

在都城的门口,人们为出行者设宴送别,百花似乎也在飞舞。 常见到老态龙钟的人吟咏着衰败的诗篇。 相比之下,柳条被折了千万次,却从未送别过一个年轻的归人。

注释:

  • 都门:指京城的城门。
  • 祖帐:古代出行时设宴送别的帐篷。
  • 龙钟:形容人老态龙钟,行动不便。
  • 赋式微:指吟咏衰败、没落的诗篇。
  • 较取:比较。
  • 柳条千万折:比喻送别的频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希哲,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他的诗画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山水画著称,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沈周为杨君谦致政而作的十五首诗之一。杨君谦可能是沈周的朋友或同僚,致政意味着退休或离职。沈周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杨君谦的羡慕和对其退休生活的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都门送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杨君谦退休生活的羡慕。诗中“都门祖帐百花飞”描绘了送别的盛大场面,而“多见龙钟赋式微”则反映了作者对老去的感慨。最后两句“较取柳条千万折,不曾送一少年归”则通过对比,强调了年轻时光的宝贵和不可复返,同时也暗示了对杨君谦退休生活的祝福,希望他能享受宁静的晚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都门祖帐百花飞”:描绘了送别的盛大场面,百花飞舞增添了离别的气氛。
  • 第二句“多见龙钟赋式微”:反映了作者对老去的感慨,龙钟形容人老态,赋式微指吟咏衰败的诗篇。
  • 第三句“较取柳条千万折”:通过柳条被折的频繁,比喻送别的频繁。
  • 第四句“不曾送一少年归”:强调了年轻时光的宝贵和不可复返,同时也表达了对杨君谦退休生活的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柳条千万折”比喻送别的频繁。
  • 对比:“多见龙钟赋式微”与“不曾送一少年归”形成对比,强调年轻时光的宝贵。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和对老去的感慨,表达了对杨君谦退休生活的羡慕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年轻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 都门祖帐:送别的场景,象征离别。
  • 百花飞:增添离别的气氛,象征美好时光的流逝。
  • 龙钟:形容人老态,象征衰老。
  • 柳条千万折:比喻送别的频繁,象征离别的频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都门祖帐”指的是什么? A. 京城的城门 B. 出行时设宴送别的帐篷 C. 古代的军营 D. 皇宫的大门

  2. “龙钟赋式微”中的“龙钟”形容的是什么? A. 人老态龙钟 B. 诗篇衰败 C. 柳条折断 D. 百花飞舞

  3. 诗中的“较取柳条千万折”比喻的是什么? A. 送别的频繁 B. 年轻时光的宝贵 C. 老去的感慨 D. 离别的悲伤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
  • 王维《送别》:通过山水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

诗词对比:

  • 杜甫《送别》与沈周这首诗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现了离别的悲伤,而沈周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退休生活的羡慕和祝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沈周诗集》:收录了沈周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明代诗歌选》:收录了明代多位诗人的作品,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秋日同王畲山 梅里泰伯庙 赠温峤诗 怨诗行 示程伯达诗 登第报家人 柳梢青 观槿危病数月,中间死且两日矣,述之甚趣,为作此诗 战作誉蚊诗 七月十五夜,同听水、叔毅螺江泛月,叠前韵一首并柬君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眼鼓鼓 豁冥 厂字头的字 层出迭见 甘字旁的字 足不出户 包含妓的词语有哪些 方畿 区域环境 晏开之警 走字旁的字 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加开头的成语 时柄 三框儿的字 捶胸顿脚 包字头的字 包含继的词语有哪些 凤骨龙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