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昭君怨》

时间: 2025-05-02 00:30:26

诗句

毳幕易璿房,毡裘挂锦囊。

雪悲调粉白,云想换流黄。

未荷龙颜顾,曾传鸡舌香。

得还故宫冷,犹是沐恩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0:26

原文展示

昭君怨

毳幕易璿房,毡裘挂锦囊。
雪悲调粉白,云想换流黄。
未荷龙颜顾,曾传鸡舌香。
得还故宫冷,犹是沐恩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被迫离开故土的女子,表现出她的孤独和无奈。首先,轻薄的帷幕在华丽的房间中显得微不足道,厚重的裘皮衣物挂在锦囊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她的脸色如雪一般苍白,心情沉重得像是调和了悲伤的粉色,云彩也想要换上流动的黄色。她未能得到皇上的垂顾,但曾传递过鸡舌香(即美味的食物),显得她曾经受到宠爱。虽然她获得了权势,但回首故宫时,却感到无比冷清,仍旧沐浴在恩宠的光辉下却心里感到空虚。

注释

  • 毳幕:轻薄的帷幕。
  • 璿房:华丽的房屋。
  • 毡裘:用毛毡制成的外衣,象征温暖与奢华。
  • 鸡舌香:美食,象征曾经的宠爱。
  • 龙颜:指皇帝的脸,常用来比喻皇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直,明代诗人,风格多样,擅长抒情诗,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见长。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历史上王昭君的故事。王昭君是汉朝时期的一位美丽女子,被选入宫中,后来被迫嫁给匈奴的单于,成为和平的象征。诗中表达了她的忧伤和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昭君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情感,展现了王昭君被迫离开故乡后的孤独与无奈。首联“毳幕易璿房,毡裘挂锦囊”以对比手法,展现了奢华环境与内心孤寂的矛盾。后两联则通过色彩的描写,表达了她内心的悲伤与对过去的追忆。“未荷龙颜顾”一句,流露出对皇帝冷淡态度的无奈,而“得还故宫冷”则直指离开故乡后的冷清与失落。整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也映射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命运的无情对待,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毳幕易璿房”:轻薄的帷幕在华丽的房间中显得无足轻重,暗示内心的孤寂。
  • “毡裘挂锦囊”:温暖的外衣与奢华的环境形成对比,表现出表面富贵下的寒冷。
  • “雪悲调粉白”:脸色如雪,情绪沉重,暗示她的心情。
  • “云想换流黄”:云彩如她的思绪,想要变得更加明亮,却依然沉浸在忧虑中。
  • “未荷龙颜顾”:未能得到皇帝的关注,体现孤独感。
  • “曾传鸡舌香”:曾经传递的美味,象征着过去的幸福与宠爱。
  • “得还故宫冷”:虽然得到了权势,但回到故乡时却感到冷清。
  • “犹是沐恩光”:即使沐浴在恩宠下,内心依然感到空虚。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奢华与孤寂的对比,引发读者的思考。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物结合,增强了诗的意象。
  • 拟人:云彩的情感表达,使得自然景物更具人性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王昭君的遭遇,反映了对女性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失去的惋惜和对往昔的追忆,展现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的交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毳幕:象征轻薄的命运。
  • 毡裘:代表外在的奢华与内心的空虚。
  • :象征悲伤与孤独。
  • :象征思念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毳幕易璿房”中的“毳幕”指什么?

    • A. 轻薄的帷幕
    • B. 厚重的衣物
    • C. 美丽的花朵
  2. 诗中提到的“鸡舌香”象征什么?

    • A. 美食
    • B. 冷淡
    • C. 权力
  3. “得还故宫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失落与孤独
    • B. 高兴与满足
    • C. 平静与安宁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李白
  • 《红楼梦》中的诗词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相思》相比,都是表达孤独与思念,但《昭君怨》更侧重于历史人物的情感,而《相思》则是普遍的情感抒发。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王昭君与汉朝历史》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记小圃花果二十首 题林文之诗卷二首 赠防江卒六首 同郑君瑞出濑溪即事十首 又二首 其一 和张使君一首 村居即事六言十首 题倪鲁玉诗后二首 仓部弟和前韵再得五首 挽赵母郑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吃开头的成语 肀字旁的字 施靡 势如累卵 掌灯 巴三览四 歹字旁的字 贪墨之风 单人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死心搭地 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遗在 风拥 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卜字旁的字 植发穿冠 淑质贞亮 包含勿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