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1:5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55:00
丧乱家难保,艰虞病懒医。
空将忧国泪,犹拟洒丹墀。
流芳能几日,惆怅又闻蝉。
行在多新贵,幽栖独长年。
世事尝艰险,僧居惯寂寥。
美香闻夜合,清景见寅朝。
在动乱中家庭难以保全,艰难困苦的生活让我懒于就医。
我只能空自流下忧国的泪水,仍然想要在红色的朝廷上洒下。
美好的芳香能维持几天,听到蝉鸣又让我感到惆怅。
身处其中的多是新贵,而我却只能幽居独自度过漫长的岁月。
世事历来充满艰险,我习惯了僧人的孤寂生活。
夜合花的香气在夜里飘散,清晨的景色在寅时显现。
司空图,字子云,号隐者,唐代诗人及书法家,生于公元843年,卒于892年。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婉约,擅长表现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司空图的作品多关注国家兴亡、个人命运,深具哲理性。
《乱后三首》写于唐朝末年,国家动乱,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在这种环境中感受到抑郁与无奈,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乱后三首》通过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敏感和对传统价值的坚守。诗的开头便以“丧乱家难保”点明时代背景,展现了动荡对个人生活的巨大影响。接下来的“艰虞病懒医”则流露出诗人对生存困境的无奈,仿佛在说即使身体有病,也因生活的艰难而心力交瘁,难以顾及。
“空将忧国泪”一语则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忧虑,尽管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关切,却无力改变现状,甚至连泪水也显得无力而苍白。此处,诗人通过泪水这一意象,直观地传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流芳能几日”描绘了美好事物的短暂,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接着,他提到“惆怅又闻蝉”,蝉鸣象征着夏天的孤寂,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惆怅与思索。
“行在多新贵,幽栖独长年”则通过对比,展现了新贵的兴起与自己的孤独,诗人在社会中感到被遗忘的痛苦。最后两句“世事尝艰险,僧居惯寂寥”,不仅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更隐含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个人的情感折射出对国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其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动容。
整首诗表达了在动乱时代,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个人处境的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中“丧乱家难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家庭的关心
B. 对国家的忧虑
C. 对社会的失望
D. 对生活的热爱
“流芳能几日”中的“流芳”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声名
B. 一种植物
C. 诗人的梦想
D. 生活的希望
诗人选择“幽栖”的原因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对社会失望
C. 享受安静
D. 寻找灵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