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5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51:58
偶书五首
作者: 司空图〔唐代〕
情知了得未如僧,客处高楼莫强登。
莺也解啼花也发,不关心事最堪憎。
自有池荷作扇摇,不关风动爱芭蕉。
只怜直上抽红蕊,似我丹心向本朝。
曾看轻舟渡远津,无风著岸不经旬。
只缘命蹇须知命,却是人争阻得人。
上谷何曾解有情,有情人自惜君行。
证因池上今生愿,的的他生作化生。
新店南原后夜程,黄河风浪信难平。
渡头杨柳知人意,为惹官船莫放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在高楼之上,虽知禅僧的清净心境,却不愿强行攀登。黄莺啼鸣,花朵绽放,与我心中烦恼无关,这种无关的情绪让人更加厌恶。池塘的荷叶轻摇,风吹芭蕉,却与我的情感无关。只愿为了这份深情,向朝廷表达我的忠心。曾经我看见轻舟渡过远方的水面,在无风的日子里,船停靠在岸边,难以继续前行。因为命运多舛,知晓命运的艰辛,却总有人阻止他人追求各自的目标。上谷的山水从未懂得情感,而有情的人却珍惜彼此。因缘池畔的愿望,希望今生的情感能在来世延续。夜晚的旅途在黄河的波涛中艰难行进。渡头的杨柳似乎懂得人心,却为何要让官船不受阻碍?
作者介绍:司空图,唐代诗人,字子长,号长风,擅长诗歌、词赋与散文。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纷扰与个人的孤独,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偶书五首》是司空图的一部重要作品,充分展示了他对人生、命运和情感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的结合,表达了对无关事物的厌恶和对理想的追求。作者以简练而生动的笔触,描绘出高楼、黄莺、荷叶等意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
在诗的开头,作者表现出对禅僧清静生活的向往,然而又不愿意强行进入这种境界。接着,通过对黄莺鸣叫和花朵绽放的描写,反映出一种对世俗烦恼的漠然。此时,诗人似乎在提醒自己,不要被这些喧嚣所困扰。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用池塘的荷叶和芭蕉,表现出对内心情感的独立与坚守。尤其是“只怜直上抽红蕊”,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忠诚的执着。最后,诗人提到的黄河波涛与杨柳,却暗示出人生旅途的艰难和对情感的珍惜。
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中,表达出对命运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具有深远的哲理意义和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与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情感及自然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着忠诚与理想?
A. 黄河
B. 红蕊
C. 高楼
D. 莺
“无风著岸不经旬”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旅途的期待
B. 对命运的无奈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友谊的珍惜
诗中提到的“杨柳”代表了什么?
A. 自然的美
B. 人情的理解
C. 理想的追求
D. 生命的脆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内容,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偶书五首》的艺术魅力及其所蕴含的哲理,帮助读者在诗词的世界中找到共鸣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