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5:19
悄悄初别夜,去住两盘桓。
行子孤灯店,居人明月轩。
平生共贫苦,未必日成欢。
及此暂为别,怀抱已忧烦。
况是庭叶尽,复思山路寒。
如何为不念,马瘦衣裳单。
在这个寂静的初别之夜,我们的去留犹豫不决。
行人暂住在孤零零的灯下,居住的人在明亮的月光下。
我们一生共同经历贫苦,未必能常常感到快乐。
如今暂时要分别,心中却满是忧愁和烦闷。
更何况庭院中的叶子已尽,想起那寒冷的山路。
怎么能不去思念呢?我的马瘦弱,衣衫单薄。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朴实易懂、关注民生而著称,风格多样,包括讽刺诗、抒情诗和叙事诗等。他的作品如《长恨歌》和《琵琶行》均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别舍弟后月夜》是在与弟弟分别后,白居易在月夜中写下的作品。此时他在政治上遭遇挫折,生活困苦,情感上也充满了忧愁与思念,因而写下此诗以表达他对亲情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与弟弟分别时的孤独与忧伤情怀。首联“悄悄初别夜,去住两盘桓”开篇即设定了诗的基调,表现出初别的紧张与不安。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对比行人和居人的状态,突显了孤单与归属感的缺失,行人在孤灯下,居人却在明月轩中,形成鲜明的对照,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深度。
在“平生共贫苦,未必日成欢”中,诗人回忆起与弟弟共同经历的艰辛,表明即使经历许多苦难,生活中也未必总是快乐,暗示着生活的无常与人间的辛酸。最后几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对未来的忧虑与思念,庭院的凋零与山路的寒冷,象征了人生的孤独与无助。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充分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亲情的珍惜,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亲情的思念与对生活艰辛的感慨。白居易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反映了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和生活困境的无奈,表达了对兄弟情谊的深刻思考。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亲情
C. 爱情
D. 家乡
“行子孤灯店”中“孤灯”象征什么?
A. 快乐
B. 母亲
C. 孤独
D. 友情
诗中提到的“马瘦衣裳单”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生活的艰辛
C. 对生活的满足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这些资料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白居易及其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