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3:54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我已经感到被子和枕头都冷了,又看到窗户透出的光亮。
夜深时分知道雪下得很厚,偶尔听到竹子被折断的声音。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对夜晚静谧氛围的独特感受。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诗风和对民生的关注而受到广泛赞誉。他的诗作多涉及社会现实和人情世态,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夜雪》写于唐代,诗人通过描绘夜晚雪景,表达了对寒冷冬夜的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夜雪》是一首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诗作,白居易通过细腻的观察,将夜晚的寒冷与雪的重量感生动地展现出来。开头两句“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展示了诗人夜深人静时的状态,衾枕的冷意不仅是对寒夜的描绘,也暗含着孤寂之感。窗户透出的光亮,似乎预示着室内的温暖与安宁,但与外面的冷风和雪形成了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对比强烈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意象。雪的重量在夜深人静时显得尤为明显,声音的出现打破了夜的静谧,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脆弱。折竹声的细腻描写,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动感,也让人感受到寒冷带来的不安与忧虑。
整首诗将寒冷的冬夜与自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寒冷的夜晚和雪的重量,表达了诗人对冬季自然景象的感受,以及在寂静中对生活的思考。
诗中“已讶衾枕冷”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夜深知雪重”描述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折竹声”可以理解为:
白居易的《夜雪》和杜甫的《春夜喜雨》都通过描绘自然现象反映诗人的内心感受。白居易的诗更注重冬夜的孤寂与寒冷,而杜甫的诗则表现春雨带来的生机与希望。这种对比展现了不同季节带来的情感波动,体现了诗人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的不同感受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