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4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46:43
鸡窠养鹤发,及与唐人游。
来孙亦垂白,颇识李崖州。
再逢卢与丁,阅世真东流。
斯人今在亡,未遽掩一丘。
我师吴季子,守节到晚周。
一见春秋末,渺焉不可求。
在鸡窝旁养着鹤,时常与唐人交游。
来孙也渐渐白发,颇识李崖州。
再次遇见卢和丁,真切感受到世事如东流。
那个人如今已去世,无法掩盖他的坟丘。
我的老师吴季子,守节到晚年周。
一见春秋末,渺小得难以寻求。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苏州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洒脱,兼具古典与个人情感。
《和陶拟古九首》是苏轼对陶渊明的模仿与致敬,反映了他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苏轼经历了诸多政治风波,诗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描绘人与自然的交融,表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与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诗中的意象如“鸡窠”、“鹤发”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有生活的琐碎,也有理想的高远,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诗人在游历中遇见朋友,表达了与历史人物的情感连接,同时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脆弱。尤其是“斯人今在亡,未遽掩一丘”一句,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哀悼与对生命短暂的沉思,令人感慨万千。整首诗借古抒怀,蕴含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巨匠的深厚底蕴和高超技艺。
整首诗通过怀念友人与哲理思考,展现了对生命、时间与道德的深切理解,表达了苏轼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中提到的“鸡窠”指的是什么?
“斯人今在亡”中的“斯人”指的是谁?
诗中提及的“吴季子”是指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