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杨花》

时间: 2025-05-01 05:39:46

诗句

万楼千丝拂水滨,尽催飞絮送残春。

风前轻薄佳人命,天外飘零宕子身。

绕路铺时成素毯,就泥沾处衬芳尘。

江头雨过遗踪尽,留得柔条折赠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9:46

原文展示:

杨花
作者: 高翥 〔宋代〕

万楼千丝拂水滨,
尽催飞絮送残春。
风前轻薄佳人命,
天外飘零宕子身。
绕路铺时成素毯,
就泥沾处衬芳尘。
江头雨过遗踪尽,
留得柔条折赠人。

白话文翻译:

在水边的万座楼台上,千丝杨花轻轻拂过,
它们催促着飞舞的絮儿送走残春的气息。
在风中,轻薄的佳人也仿佛受到命运的捉弄,
天外飘来的杨花,正如她那无奈的身影。
道路两旁铺成了白色的素毯,
而沾染泥土的地方则衬托着花香的尘埃。
江边雨过之后,所有的痕迹都已消失,
只留下柔软的杨柳枝条,悄然赠予他人。

注释:

  • 万楼千丝:形容风中杨花纷飞,像是成千上万的楼阁在水边。
  • 飞絮:指的是杨花,因其轻盈飘散,像絮状物。
  • 轻薄佳人:这里指的是轻盈、柔弱的女子,暗含对美丽的赞美与对命运的无奈。
  • 宕子身:宕子指的是飘荡的物品,强调无根漂泊的状态。
  • 素毯:白色的毯子,象征着白色的花瓣铺满地面。
  • 芳尘:指花香和尘土,象征着美好与世俗的结合。
  • 柔条:指柳条,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柔软。

典故解析:

此诗涉及“杨花”这一意象,杨花在古诗词中常常象征着春天的流逝和无奈的离别。它与“飞絮”相连,传达了时光易逝、青春无常的主题。诗中提到的“佳人”,则可能指代诗人心中理想的女子,蕴含着柔情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翥,字子伶,号白云,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作者借助杨花的意象,抒发对春天流逝的感慨,及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惋惜。

诗歌鉴赏:

《杨花》以清新的自然意象,描绘了一个充满春意的场景,同时也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万楼千丝拂水滨,尽催飞絮送残春”的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春意盎然的世界,杨花如丝般轻盈,随风飘荡,仿佛在与春天作别。此时的“佳人”也在风中轻盈而行,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接着,诗人用“绕路铺时成素毯”的细腻描写,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略显悲伤的意境,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却又无情地流逝。最后两句“江头雨过遗踪尽,留得柔条折赠人”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雨过后的江边只剩下柔软的柳条,既象征着春天的结束,也代表着对美好回忆的留存。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与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万楼千丝拂水滨”:描绘了春天的水边,杨花像丝线一样在空中飘舞。
    2. “尽催飞絮送残春”:杨花催促着春天的离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3. “风前轻薄佳人命”:佳人如杨花一般轻盈,命运却是无情的。
    4. “天外飘零宕子身”:天外飘来的杨花,暗指无根的漂泊。
    5. “绕路铺时成素毯”:花瓣如白毯铺成道路,象征着美好的短暂。
    6. “就泥沾处衬芳尘”:泥土与花香结合,描绘了生活的真实。
    7. “江头雨过遗踪尽”:雨后江边,所有痕迹消失,象征着时光的消逝。
    8. “留得柔条折赠人”:留下柳条,象征着对美好回忆的留存。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杨花比作飞絮,形象生动。
    • 拟人:佳人与杨花的描写,赋予物象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音律和谐,增强了诗的美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流逝、青春短暂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

意象分析:

  • 杨花:象征着春天的短暂与生命的脆弱。
  • 佳人:代表着理想与美好,暗含着对爱情的渴望。
  • 江边:象征着流逝的时间与生命的无常。
  • 柳条: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楼千丝”指代什么?

    • A. 楼房和丝线
    • B. 杨花和楼台
    • C. 春天和佳人
    • D. 江水和雨
  2. 诗中“轻薄佳人”意指?

    • A. 美丽的女子
    • B. 轻盈的物体
    • C. 流动的春风
    • D. 飘散的杨花
  3. 诗末提到的“柔条”象征什么?

    • A. 时光的流逝
    • B. 生命的脆弱
    • C. 春天的生机
    • D. 对美好的留存

答案:

  1. B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描绘了自然与情感的结合。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春天的美好与时光的无情。

诗词对比

  • 高翥的《杨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后者则突出个人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高翥传记与作品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乱后返真如村居,夜望三公司灯塔,红光如血,慨然成咏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其一 妙觉 减字木兰花 其一 赋苏文忠铁如意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其一 斋中微雨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春怀 减字木兰花 其二十五 怨春 减字木兰花 题彭爰琴小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表开头的成语 道而不径 流言蜚语 爿字旁的字 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镕古铸今 包含厌的成语 满盘皆输 七孔生烟 刷洗 尢字旁的字 分子筛 高利 片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消息灵通 包含雨的词语有哪些 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胚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