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9:46
杨花
作者: 高翥 〔宋代〕
万楼千丝拂水滨,
尽催飞絮送残春。
风前轻薄佳人命,
天外飘零宕子身。
绕路铺时成素毯,
就泥沾处衬芳尘。
江头雨过遗踪尽,
留得柔条折赠人。
在水边的万座楼台上,千丝杨花轻轻拂过,
它们催促着飞舞的絮儿送走残春的气息。
在风中,轻薄的佳人也仿佛受到命运的捉弄,
天外飘来的杨花,正如她那无奈的身影。
道路两旁铺成了白色的素毯,
而沾染泥土的地方则衬托着花香的尘埃。
江边雨过之后,所有的痕迹都已消失,
只留下柔软的杨柳枝条,悄然赠予他人。
此诗涉及“杨花”这一意象,杨花在古诗词中常常象征着春天的流逝和无奈的离别。它与“飞絮”相连,传达了时光易逝、青春无常的主题。诗中提到的“佳人”,则可能指代诗人心中理想的女子,蕴含着柔情与无奈。
作者介绍:高翥,字子伶,号白云,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作者借助杨花的意象,抒发对春天流逝的感慨,及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惋惜。
《杨花》以清新的自然意象,描绘了一个充满春意的场景,同时也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万楼千丝拂水滨,尽催飞絮送残春”的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春意盎然的世界,杨花如丝般轻盈,随风飘荡,仿佛在与春天作别。此时的“佳人”也在风中轻盈而行,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接着,诗人用“绕路铺时成素毯”的细腻描写,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略显悲伤的意境,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却又无情地流逝。最后两句“江头雨过遗踪尽,留得柔条折赠人”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雨过后的江边只剩下柔软的柳条,既象征着春天的结束,也代表着对美好回忆的留存。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与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流逝、青春短暂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万楼千丝”指代什么?
诗中“轻薄佳人”意指?
诗末提到的“柔条”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